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探讨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目前的中职教育,新的可行性教学模式应时而生。本文就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在教材的选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式、校企合作等进行了改革探讨。 【关键词】汽修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进展,汽车行业也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绩,汽车数量逐年递增及汽车技术不断提高。汽车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相应产生的汽车服务行业也得到了迅速进展,社会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规格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中职学校是这些行业人才的主要培训场所,为了培育出适合社会进展的技术人才,中职学校必须对这些人才的培育进行深度的改革。 一、中职汽修专业现状 1.老师基本状况 中职学校老师有相当数量的是从电子、机械等相关专业或相近专业转行而来,自身没有经过汽车专业的系统学习和培训,大多数汽修专业老师是从院校毕业直接进入中职学校担任老师,没有企业的实践经验,而少部分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老师又大多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师资培训。“双师型”骨干老师、专业实习指导老师严重缺乏,老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教材内容落后 中职学校多数汽修专业老师,由于自身条件、学校设备条件等,教案和大纲的实施基本上以照本宣科为主,完全依据某种教材进行教学,完全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和内容进行讲解。然而,由于当今汽车技术的迅速进展,教材没有呈现相对应的改进,里面有相当的内容需要更新,而且部分内容已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比如汽车发动机部分,以前大多数教材都讲化油器式发动机,而如今绝大多数是电喷,淘汰了化油器,采纳节气门体。相对的对现代汽车新技术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几乎没有介绍或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教学的需要。 3.教学形式 汽修专业的教学,过去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老师一只粉笔,一块黑板,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抄,学生记。尽管加强了直观教学,但对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装配关系及传动关系、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学生缺乏学习激情,整个课堂气氛缺乏生气。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虽说讲授之外有一定量的实训,但由于理论知识理解不透,掌握不好,而理论课与实践课场地一般没在一块,学生进行实训时,对理论知识已没有很深的印象。老师在安排实训时,还需把理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