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集体企业资产重组中的问题及对策:资产重组 资产重组一直是我国深化改革的热点。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展,各种重组方式层出不穷。单一形式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向并购、联营、承包、租赁、集团化和跨国公司等多种组织形式转化,促进了存量资产的流动,实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仍处在经济转轨时期,在进行资产兼并重组活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不少地方在对集体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时,由于疏于管理,产权归属界限不清,并购活动无序、不法律规范,频繁出现纠纷和矛盾,并造成了大量的集体资产流失,应引起高度重视,实行有力措施,杜绝这一现象。笔者试对此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问题的主要成因 1.资产交易的市场机制不完善。目前,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资本市场,还不能通过市场交易方式来实现企业的资产重组。制度的缺位造成企业兼并收购活动盲目、无序和混乱,必定引起被重组集体企业资产流失。 2.集体资产管理部门不明确。我国对国有企业一直没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管理。而对集体企业,则长期以来,资产管理部门不明确。目前集体资产分别由市农工部门、财政国资部门、工业主管部门、经委部门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各行其是,管理混乱。虽然我市设立了城镇集体资产管理局,但与上述有关部门依旧存在职能交叉的现象,集体资产管理权限没能统一行使和正式运行。 3.监督机制不健全。从外部监督机制看,由于集体资产管理部门不明确、管理职能交叉,监管部门监督职能不能到其位、司其职,无法对企业资产经营状况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从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看,企业中的党组织、职代会、工会、股东会、监事会、内审机构等不能充分发挥各自职责。行使不了监督权力和作用。 4.资产重组操作过程不法律规范。首先是不能科学地界定产权,明确出资人;其次是在进行资产重组前不能对被重组对象作深化细致的调查,比如对被重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组对象的市场现状和市场前景的调查,对被重组对象一切可能涉及的法律纠纷方面的调查,对被重组对象的资产、负债和损益真实情况的调查;第三,不能根据兼并重组的有关财务处理办法、法律程序规定,进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评估结果及产权交接文书的公证工作;最后,不能坚持公开原则,接受职工群众对兼并重组事项的意向、过程、结果进行监督和表决。 二、治理对策 1.发挥政府在转轨时期对企业资产重组活动的功能作用,做到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