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游走于山水之间-寄情于乐音之上

游走于山水之间-寄情于乐音之上_第1页
1/6
游走于山水之间-寄情于乐音之上_第2页
2/6
游走于山水之间-寄情于乐音之上_第3页
3/6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游走于山水之间,寄情于乐音之上游走于山水之间,寄情于乐音之上 20 世纪 80 年代初,周煜国先生开始涉猎民族器乐创作,30 余年笔耕不辍,加之长期担任民族管弦乐队指挥,使其与自身创作相得益彰。古筝与钢琴(管弦乐队)《云裳诉》、中阮协奏曲《山韵》、民族管弦乐《春晓》《舟山掠影》《滇乡风俗画四帧》等一批代表作曲家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成为演奏家和各地民族管弦乐团的保留曲目。20XX 年,周煜国创作的民族管弦乐《夏日骄阳》在文化部举办的“第十八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评奖”活动中荣获民族管弦乐组二等奖。笔者想以此作为契机,进一步走入作曲家的音乐世界。 较之其它音乐体裁,本土性民族器乐创作长期处在交叉边缘地带,创作群体的交叉性和创作理念的边缘性成为民族器乐作品最为显著的特征。民族器乐创作群体主要由两部分构成:演奏家群体和作曲家群体。演奏家群体的创作大多注重乐器自身表现性能,作品凸显音乐的地域性、风格性特征,但很难摆脱原始民间音乐语言的束缚,移植、改编的痕迹过重,缺少器乐化语言和现代性表述。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作曲家群体的涉猎是民族器乐创作产生质变的关键所在。尤其在民族管弦乐作品创作领域,作曲家用西方作曲技法将民间音乐素材进行技术性解构,并将其作为元素融汇于创作之中,使作品既具有隐喻性的民族风格,同时又兼具西方音乐范式的表达。尽管从音乐本体分析上,这类作品在结构、和声、复调上体现出法律规范性,然而本土音乐语言和乐器自身音色特性缺失,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这类作品的可听性。如何寻找一条介于以上两者中间的路径,实属众望所归。然而这样的作曲家,既要熟悉民族管弦乐队各声部之间音色、音域、音量之间平衡和各乐器自身的表现力,也要同时兼具对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和西方作曲技法的驾驭能力。在周煜国的诸多作品中,均能体现出作曲家对传统文化的整体性思考,对民间音乐的本质性认同,对西方技法的选择性借鉴,在笔者看来,他一直是走在这条中间道路上为数不多的作曲家之一。 访谈时间:20XX 年 1 月 25 日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访谈方式:网络通信、电话访谈 刘蓉(以下简称刘):周老师,你好。你长期担任民族管弦乐团指挥,同时又能在民族器乐创作领域成果斐然、佳绩连传。去年,很兴奋听到你创作的民族管弦乐《夏日骄阳》获的文化部奖项,很想听听你在这部作品创作时的一些感受。 周煜国(以下简称周):《夏日骄阳》是 20XX 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游走于山水之间-寄情于乐音之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