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探究与实践 在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逐渐成为我国各大高校人才培育的重要任务。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要以创新能力为基础,而创新能力的培育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创新技能。其中,知识储备与专业教育是分不开的。各高职院校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构建适合不同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我们要改变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节的现状,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并在此过程当中不断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创业能力,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在双创中得到发挥。 1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有两种模式,即聚焦式和发散式两种[1]。聚焦式针对有主观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专业化、系统化训练,针对人群较窄;发散式则强调参加主体的广泛性,要求大部分学生都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强调普及性。其实,创新创新创业教育采纳发散式和聚焦式混合教育模式更能取得良好效果。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包括创新基本素养与精神的教育,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教育以及创业技能的教育[2],创新创业基本素养与精神的教育应采纳发散式教育模式针对全体学生开设,旨在培育学生基本的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品质。而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教育应根据专业特点、与专业教育融合,针对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进行专业化、系统化训练,有层次地持续推动,逐渐加大难度。创业技能的教育可结合学校的办学方针、区域特点设置,采纳发散式教学方式。 2 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电子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合作。两个发散式教育模块即创新创业基本素养与精神教育以及创业技能的教育由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承担,从大一阶段开始开展,从基础教育层面融人,由专业老师承担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教育,使专业教育成为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撑和依托。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育。这种培育不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是通过某个项目或某种竞赛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思维能力,着力训练学生适应未来创业需要的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使之相辅相成,是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一条新路径。 3 电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过程 在电子专业与创新创业的融合教育中,我们主要搭建以下三大平台:专业知识拓展平台、专业协会培训平台、创新创业实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