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5、我的家在这里第1课时一、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社区生活”里第2条指出“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是本课的编写依据。二、学情分析随着三年级儿童活动范围和视野的不断扩大,他们的生活已经逐步从家庭与学校扩展到社区,这是他们走出家庭和学校之后一个比较大的生活圈,也是他们在家庭与学校之外的主要生活、游戏与学习场域。有目的地引导他们了解社区与自己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形成归属感。社区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不熟悉。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社区的真正概念及功能,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居住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自己是社区一份子,作为生活在社区中的人要爱社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对社会事务性探讨 不深 入 ,有意识地让他们通 过 探寻 表 面变 化 的原 因 ,一步步认 识和理 解社区,感受 社会进 行 给 我 们生活带 来的便 利 。通 过 引导儿童认 识社区与自己成长 的关系,唤 醒 儿童的公 民 主体 意识,通 过 参与实 践 ,激 活儿童的参 与意识,点 燃 一个公 民 的责任意识。三、教材分 析本 课 由 两 个板 块 组 成。第 一个板 块 的话 题 是“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目的是让学生认 识和体 验社区对自己成长 的重要性。第 二个板 块的话 题 是“我 能做点 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 与社区公 共生活的过 程中,培养他们为社区尽责的意识。两 个板 块 之间有先后的逻辑关系,先通 过 引导学生回忆、分 享自己在社区里的成长 足迹,认 识和体 会社区对自己成长 的重要性,再引导他们关注社区存在的不足,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改进 社区运行 和发展,提升他们对社区的责任感。四、教学目标:1.认 识 和 体 会 居 住 地 对 自 己 成 长 的 重 要 性 , 有 归 属 感 和 认 同 感 。2.有 为 居 住 地 尽 责 任 的 意 识 , 积 极 参 与 居 住 地 的 公 共 生 活 。五、 教学 重 点:帮 助 学 生 认 识 和 体 会 社 区 对 自 己 成 长 的 重 要 性 , 有 归 属 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