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认知语言学关照下的英语构词法认知语言学关照下的英语构词法 摘 要: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构词法则是词汇讨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通过认知语言学中原型范畴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两个方面对英语构词法进行分析,以此加深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构词法 认知 原型范畴 概念整合 众所周知,语言的三大要素囊括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词汇构成了语言的基本单位,它对语言的使用至关重要。英国语言学家 Wilkins (1972)曾指出:“没有语法,人类表达的事物寥寥可数,没有词汇人类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 [1]词汇的讨论普遍着眼于论述它的来源、进展、现状,分析词的结构、类型、意义、理论依据、相互关系、语义的变化方式、过程及用法等等。人们对于构词法的讨论兴趣也有相当长的历史,但却对它的讨论仍然不尽充分。国外语言学家的主要讨论对象从来就不是词汇,因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们关注的是如音位一样比词汇小的语言单位,以 Chomsky 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关注的是如短语和句子一样比词汇大的语言单位,词汇在他们眼中看来并没有什么讨论价值,构词法也无法进入他们的视野,尽管“人们对构词法的兴趣一直与对整个语言相随而存”(Bauer,1983)[2]。但事实上语言制造性和能产性的集中体现就是构词,对它的讨论可以深化我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把握语言的本质、特性及其进展的规律。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英语构词法。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语言的认知讨论就已开始,此时心理学刚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学科。语言的认知讨论包括基于心理学的讨论和基于语言学的讨论。其中前者注重语言的感知、语言理解、记忆、注意力、推理等,而后者注重的是语言的形式类、语言符号的意义、形式和意义之间的操作、意义—概念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概念和概念化等。通过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了解以及概念化世界,语言的认知讨论的对象是与知觉、知识相关的人类语言。 一、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构词法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无论是亚里士多德时代还是维特根斯坦时期,范畴的“经典理论”或称“亚里士多德理论”占据统治地位。该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联合定义的;特征是二分的;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内的所有成员地位相等。[3]随着认知科学的进展,以 Labov 和 Rosch 为代表的学者纷纷通过讨论验证了该理论的不足,前者对 cup, mug, bowl 和 vase 等范畴进行了讨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