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论纳张元作品中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融合论纳张元作品中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融合 摘要:纳张元是云南大理颇有影响力的当代彝族作家,他对自身的民族性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的作品中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能够清醒的认识到现代文明的进展潮流。他对世界有着独到的认知,认为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才是世界的。 关键词:纳张元;文学作品;民族性;世界性 一、引言 纳张元是云南大理颇有影响力的当代彝族作家。1966 年出生在云南宾川,现在担任大理大学文学院和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院长。主要作品《走出寓言》、《民族性与地域性:云南文学永远的信念坚守与梦想超越》分别获得全国第六届和第八届少数民族文学讨论优秀成果奖。 生长在千里彝山的纳张元,是在苍凉古老的山歌中泡大的,进入学堂认识了汉字以后就很热爱课外书籍。看多了一些问题便开始困扰着他:祖先们能爬出葫芦,他们的子孙为什么就爬不出浅浅的酒碗?火塘为什么总像吸铁石一般,吸住了一代一代想走出大山的人们?城里男人是否也像山里汉子一样把烟斗装得很满?涤荡在彝山间的袅袅山歌为什么总是充斥着悲凉?他将这些困惑写进小说、散文,便成为了他作品与众不同的风格。这一创作风格是其民族性的体现,更是他对民族性和世界性关系的一种自觉的思考。 二、对民族性的呈现与反思 纳张元对自身的民族性有着清醒的认识。“民族性是作家应自觉坚守的品质。纳张元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深情地关注民族文化的历史未来。”他呼吁少数民族作家要坚持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文化立场。 他生在彝山,长在彝山,受彝族文化的熏陶,产生了鲜亮的民族意识。“他关注彝族人民的生存状态,情感与命运,张扬少数民族人民的生命韧性和生命活力,表现他们单纯质朴却又深层含蓄的情感之美。”纳张元在古老悠长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山歌里长大,这些忧伤的调子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随着他慢慢的长大,那些彼时还忧伤的调子变得欢快了起来;现在成为了作者日日夜夜梦中的歌曲。在《山道悠悠》里作者写了曲折坎坷的山道,尽管道路十分难走,但是因为要外出求学他还是坚持走下来了,这段山路锻炼出了他坚毅的品行,成为他宝贵的精神财宝。 纳张元的作品中对民风民俗的呈现是自然的不假思索信手拈来的,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可以触摸到的漂浮的山魂和感人至深的淳朴的民风民俗。“风俗来自于当地人民生活的习惯,对社会成员行为产生约束。”在《二月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