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μm 到45nm 英特尔处理器制作工艺发展史 发布时间:2007.11.14 05:15 自1947 年晶体管发明迄今,科技进步的速度惊人,催生了功能更为先进强大,又能兼顾成本效益和耗电量的产品。虽然科技进展迅速,但晶体管产生的废热和漏电,仍是缩小设计及延续摩尔定律 (Moore ' s Law) 的最大障碍,因此业界必须以新材料取代过去40 年来制作晶体管的材料。 翻查晶体管历史,2007 年正好是晶体管诞生60 周年,首颗晶体管出现于1947 年12 月16日,贝尔实验室 (Bell Labs)的William Shockley、John Bardeen 和Walter Brattain 成功制作第一个晶体管,改变了人类的历史。那么,在这 60 周年的今天,Intel 公司将首次推出45nm 工艺处理器。 Intel 首款 45nm 工艺处理器即将诞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摩尔定律,是由 Intel 的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通过长期的对比,研究后发现:CPU 中的部件(我们现在所说的晶体管)在不断增加,其价格也在不断下降。“随着单位成本的降低以及单个集成电路集成的晶体管数量的增加;到1975 年,从经济学来分析,单个集成电路应该集成65000 个晶体管。”Intel此后几年的发展都被摩尔提前算在了纸上,使人们大为惊奇,“摩尔定律”也名声大振。为了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摩尔定律,摩尔及其同事总结出一句极为精练的公式 “集成电路所包含的晶体管每 18 个月就会翻一番”。 摩尔定律之父——戈登摩尔 之后的芯片内集成的晶体管数量也证实了他的这句话,并且发展速度还在加快。从芯片制造工艺来看,在1965 年推出的10 微米(μm)处理器后,经历了6 微米、3 微米、1 微米、0.5 微米、0.35 微米、0.25 微米、0.18 微米、0.13 微米、0.09 微米、0.065 微米,而0.045 微米的制造工艺将是目前CPU 的最高工艺。以下我们就来简单的见证一下Intel CPU 工艺制程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 ● 从Intel第一个 10微米4004处理器说起 奇怪的是每当新一代 CPU问世时,人们都会热衷于讨论它采用了多少微米或纳米制程。的确,每一次制程(或制造工艺)的进步都会对芯片制造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并演绎一个个经典的传奇。 1965年,按照摩尔老先生在文章中提出,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 18个月就将翻一番。这意味着,只有不断提高工艺,增加晶体管集成度,才能提升芯片主频和性能。就这样,在1971年,Intel发布了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4004采用 10微米工艺生产,仅包含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