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海水的地质作用教案目的要求 :了解海水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运动方式及海洋生物;掌握波浪、潮汐、洋流、浊流的剥蚀、搬运作用,熟练掌握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的沉积作用.了解海水进退的原因、意义及其形成的地质现象 . 教案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海水的沉积作用;难点是海水的运动.第一节海洋简况海洋占整个地球面积的70.8%,地球上的水约有97%存在于海洋中,在地质历史中,沧海桑田、海陆变迁,占陆地表面75%的沉积岩中绝大部分是海洋沉积形成的,因此海洋的地质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一、海与洋海和洋构成了海洋 .一般来说, 近陆为海、远陆为洋,水体相同,均为海水 .海洋是地球上广大而连续分布的咸水体的总称.洋底地貌可以分为大洋中脊和深海盆地.海底地貌单元有:大 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岛弧、海沟和弧后盆地. 但两者有着根本性区别:海洋形成时间晚:第三纪、第四纪海底大多数为大陆型地壳水 浅 , 一 般 <3000M , 多为数百 M范围局限,受陆地轮廓直接影响形成时间早:中生代已出现洋底为大洋型地壳水深,一般 >3000M面积广阔,不受陆地影响海洋是地球上广大而连续分布的咸水体的总称. 二、海水的化学成分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有机质,其中以可溶性盐为主.世界各大洋的一般含盐度为33-38‰,盐分的多少随地区的气候不同而变化.盐分主要是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在海水中都呈溶解状态. 海水中溶解的化学元素约有80 余种,其中以钠离子和氯离子最后,所以海水是咸的 . 2.海水中含有Au、Ag、Ni、Co、Mo、Cu 等数十种微量元素,很多国家正在进行提取开发实验.3.此外,海水中还溶解有多种气体. 其中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是O2 与C02,它们来自于空气以及海中生物的生命活动.三、海水的物理性质1. 海水的密度海水的密度略大于蒸馏水,一般为1.02-1.03g/cm3 随各地海水的盐分、温度变化而变化 .2、海水的压力海水的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到海底深部压力极大,可达108Pa.3、海水的温度①海水表层温度:赤道附近为25-28℃,两极地区为 0℃左右 .②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强而降低,到300M 以下变化极小,一般为-1~5℃.4. 海水的透明度和颜色大洋为蓝色,透明度较好,光照可达200M.海的颜色变化较大,以蓝色为主,常受悬浮物质和藻类影响,透明度也受到影响 .四、海洋中的生物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按其生活方式大致分为三种:1. 浮游生物2. 游泳生物3. 底栖生物第二节海水的运动及其侵蚀、搬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