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关于心理学一、现代心理学的三大学派1、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1856— 1939),奥地利人,改变现代思想的三个伟大的犹太人之一。提出了“潜意识” 、“下意识”、“自我、本我、超我” 、“恋母(恋父)情结”等概念,通过对梦的分析进行精神疾病的治疗。代表作: 1900,《梦的解析》 ;1901,《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原理》;1913,《图腾与禁忌》 ; 1917,《精神分析引论》 ; 1923,《自我与本我》 。2、行为主义学派起源于美国,创始人是华生,提出的口号是“只研究行为,不研究意识。”认为人的行为来自于环境影响。新行为主义:斯金纳(1904— 1990),提出了“强化理论” ,是行为矫正的开创者。3、人本主义学派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代表人物是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强调人的 “自我实现 ”。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2)情感过程: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3) 意志过程:行为的方向。2、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三、消费心理学1、消费是人类社会消耗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以及精神产品的行为,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消费一般指的是生活性消费,即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生理和精神需要而对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劳务和精神产品的使用和消耗。2、消费者指的是为了满足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获取、使用、消耗各种商品、服务的个人或组织。3、消费心理学研究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心理活动和行为变化的一般规律。4 消费心理(见教材)第二章消费者的感觉和知觉一、关于感觉1.什么是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感觉剥夺实验 ”1954,加拿大,赫布贝克斯顿2.感觉系统:视觉:信息的80%来自视觉眼见为实“木棍实验”色彩是视觉的重要元素,三原色视错觉:对物体的长度或大小的感觉会因为与周围物体的比较而与实际不同。“两小儿辩日 ”听觉:背景音乐味觉:四种基本味觉甜、苦、咸、酸嗅觉:对新环境的感知较敏感,并与记忆关系密切。东京50 年代“厕所革命” 。触觉:主要包括触压觉、痛觉、温度觉内脏感觉:饿,饱平衡觉:内耳二、关于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1、感觉与知觉的不同(1)反映的内容不同: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