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防渗墙在深厚覆盖层的处理摘要: 猴子岩水电站大坝围堰防渗墙是在深厚覆盖层上进行的,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聚合物泥浆固壁、“分段钻凿法 ”成槽、合理控制塑性混凝土接头管起拔时间及混凝土浇筑上升速度,不但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 而且提高了施工工效, 为混凝土防渗墙在深厚覆盖层处理上的应用积累了经验。关键词:深厚覆盖层 , 防渗墙 , 成槽,拔管1 概述1.1 工程概况猴子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康定县境内,是大渡河干流 22 级开发方案的第 9 个梯级电站, 拦河坝为堆石面板坝, 最大坝高 223.50m ,装机容量 1700MW ,总库容 7.06 亿 m3 。为给大坝基坑创造干地施工条件,在基坑上下游设置了挡水土石围堰。1.2 围堰防渗工程设计围堰防渗为全封闭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上接土工膜斜墙。围堰高程(上游 1709m 、下游 1700m )以下堰体及堰基覆盖层采用全封闭塑性混凝土防渗墙防渗,墙底嵌入基岩1.0m ,墙厚 1.0m ,最大墙深 80.99m,成墙面积 18257m2。1.3 地质条件据勘探揭示, 围堰河床覆盖层厚30m ~75m ,层次结构自下而上可分为 4 层:第①层:含漂(块)卵(碎)砂砾石层,厚约10m ~27m ;第②层:粘质粉土层,厚约10m ~22m ,粘质粉土埋藏深,具液化可能性;第③层:含泥漂(块)卵(碎)砂砾石层,厚约15m ~37m ;第④层:孤漂(块)卵(碎)砂砾石层,厚约1m ~15m 。1.4 工程重点及难点(1)地质条件复杂、防渗墙成槽难度大最大成槽深度为 80.99m,需穿过孤、 漂、块、卵、碎、砂、砾石及粘质粉土。粘质粉土呈可塑到软塑状态,成槽施工时,容易发生缩孔,导致卡钻、埋钻事故发生;其它地层结构松散、架空严重,孤石、块石粒径多为1~4m ,少量超过 7~8m ,成槽时,槽孔容易发生漏浆、坍塌以及卡钻、埋钻事故。地质条件之复杂,成槽难度之大,在目前国内已施工的防渗墙工程中少见。(2)防渗墙在超高水头条件下运行,对接头孔施工要求高本工程上游围堰运行期最高水头高达117.5m,而防渗墙设计墙厚仅为 1m 塑性混凝土,墙体套接厚度不能小于95cm ,要求高,必须采用 “拔管法 ”施工接头孔。由于塑性混凝土强度低,初凝时间长,采用“拔管法 ”施工接头孔,过早拔管,槽内混凝土会坍塌,过迟拔管,存在“铸管 ”风险。因此,对槽内混凝土浇筑上升速度及掌握拔管时间的要求极高。2 成槽与拔管施工2.1 成槽施工2.1.1成槽钻机选择经比选,选用 CZ-6 、CZ-6A 及 ZZ-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