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语文教学的并蒂之花

语文教学的并蒂之花_第1页
1/3
语文教学的并蒂之花_第2页
2/3
语文教学的并蒂之花_第3页
3/3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语文教学的并蒂之花语文教学的并蒂之花 据我多年教学观察,学生对于阅读与写作普遍有如此现象:做课内阅读——想老师是怎么讲解的,而非自己是怎么理解的;做课外阅读——我们是被抛弃的一族,一切靠自己。邂逅作文——生活枯燥乏味,“孤陋寡闻”,假如我有作家那样丰富的经历,也写得出来。抱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懒人比比皆是,根本在于缺乏发现生活美的灵性。另外,学生习作文体特征不明显,读与写脱离,不能学以致用;没有列提纲,构思的习惯。成品是第一遍的思维过程,可谓“草稿”,语言毫无加工,素材没经裁剪,中心处于游弋状态,写到哪游到哪。 根据以上疑问,我尝试了几种方法,与同行探讨,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得以完善: 一、“角色互换”双重体验法 对于初中生来说,写好记叙文是根本。但记叙文最容易写,也最难写好。除了上面提到的素材不丰富外,故事情节安排也是大难题,学生叙述难有波澜。这我就尝试借用心理学的知识,先跟学生分析几个赵本山的经典小品的爆笑频率和笑点,做做编剧,做做观众。 然后找一些主要以心理活动推动情节的小小说,如台湾作家林双不的经典小小说《枪》,内容写的是作者深夜搭乘计程车,从上车到下车,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神色有异的司机看来随时要向他下手。他哪里知道,司机比他更加惊惶。因为他的旅行袋露出一截枪管。我边读边问,有时让学生猜下文,有时问学生为何要这样写,有时问学生听到此你在想什么,你心情如何,换了你是作者,你如何安排下面的情节等等问题,如此几番“角色互换”,学生对读者和作者的心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之后就是创作实践,我让学生以司机为作者写一篇小小说。这次习作可以说的这届初三学生积极性最高的一次。除了原文的素材仿写、借用外,很多学生对情节作了制造,细节是设置得如临其境,出来了很多读起来耳目一新的文本,最后为了共享这些制造资源,我又组织学生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互改作文,再次体验双重角色。 抓取自我的心理活动也是初中生作文的一个盲点。还没成为一种自觉(自我觉察)的能力或习惯。这也可以通过老师范读,及时提问学生当时的心理活动,让学生逐步了解自我奇妙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有了心理活动的抓取,就等于有了抒情句和议论句,这样的作文就不会如账本了。 二、“知人论世”同理联想法 在一些历史比较久远的文本,比如古诗文、议论文等都会有些拓展类训练,如了解作者相关背景,阅读作者其他的作品,或他人同类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语文教学的并蒂之花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