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广佛考察学习社会工作的调研报告为调动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深入开展“五社”(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高校社团+社会力量)联动模式,推进我区社会工作发展,经区委、区政府批准,8月25日至28日,区民政局牵头组织区委社管部、区“两新”组织党工委、各镇(街道)和部分社区负责社会工作的人员及示范社会组织的负责人一行共34人赴佛山、广州进行考察,学习两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设计、服务运作、项目督导、项目评估等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通过实地考察和理论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两地社会工作及社区治理工作的了解和认识,为我区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提升社会服务创新能力、促进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现将考察学习的情况报告如下。一、两地社会工作服务点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一)越秀区北京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积极探索社区管理服务的新模式,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提升社区综合服务的质量,街道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引入社工专业服务,最终由广州启创中标承接1广卫街(现属北京街)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并于2010年12月31日与越秀区民政局以及街道办三方正式签约,购买服务经费200万元/年,配备20名工作人员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首年以“支援个人成长、建立互助网络、促进地区发展”为服务理念和思路,以“让幸福种子发芽,让互助精神传递”为目标,致力营造一个互助和谐的幸福社区。第一年的服务使幸福的种子在北京街广卫片区遍地发芽,进入第三年,中心的服务在前两年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化,坚持推动社区地区发展,以“快乐”为核心理念,希望通过运用“快乐七式”的方法(快乐七式,包括感谢与赞美、健康乐悠悠、敬业乐业、嘉言善语、为善最乐、常怀宽厚、天伦情话七式),达到激发个人快乐因子,塑造“快乐家庭”,共建“快乐社区”的目标。(二)海珠区长者综合服务中心海珠区是广州市的老城区,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区并快速发展(截止2013年底,全区60周岁以上的户籍人口达20.0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0.3%)。海珠区委区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把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作为建设幸福海珠的一项紧迫任务,对照广州市政府提出的“9064”养老体系目标,以先进理念建设海珠区长者综合服务中心,创建为广东省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引领、推动海珠区养老服务事业创新发展。2海珠区长者综合服务中心位于海珠区社会福利院首、二层,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配备了身体机能评估系统、综合康复训练系统、综合感官训练系统等先进设施,一方面提供长者日托、长者评估、家居示范、心理慰藉、康复康乐、健康咨询等服务,另一方面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通过培训支援系统将服务辐射到全区18条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和日托中心,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进社会工作专业队伍,提升全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让更多的长者享受到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生活。(三)关爱桂城创益中心关爱桂城创益中心坐落在桂城桂平西路3号怡翠花园文化中心西区,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是由“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主导建设,并携手社区、第三方机构——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管理运营的“关爱桂城”建设综合示范基地。关爱桂城创益中心是“关爱桂城”建设的总部基地,也是引领各大关爱主题基地全面推进桂城社会管理创新探索的公益综合体。通过打造“享受公益-设计公益-创造公益”三大功能区,构建起社区服务基地、全市首个NGO孵化培育基地、社会企业孵化中心等多个阵地,将公益服务体验、公益项目研发、社会组织培育、公益资源连接等多种功能进行实践,探索适应桂城的发展模式,并向各个社区进行辐射推广。3(四)南海区社会服务联会与社会创益园南海区社会服务联会(下称“社联”),为社会组织联盟合作、服务枢纽平台,并将承担政府行业管理等相关职能转移。“社联”吸纳在南海从事社会服务的机构为单位会员,作为行业总联盟组织,成为一个行业自律组织、服务枢纽平台,起到“凝聚、引导、整合、规范”行业的作用。具体而言,“社联”具备“培训、培育、评估、整合、规划、沟通”等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