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近 20 年中国京剧书目讨论之现状近 20 年中国京剧书目讨论之现状 在我国,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戏曲各种品行的剧种当属京剧。京剧不仅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而且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经典和范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京剧理论讨论较之前有了长足进展。 近 20 年,这种进展又在加速,其体现就是京剧论著的出版。 一、近 20 年来我国京剧图书出版情况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我曾就新中国成立以来至 1990 年之前的京剧图书出版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统计,近日,又对我国 1990 年以后至 20XX 年 6 月公开出版的京剧图书作了一次深化、细致的调查。数据来源主要是《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中国戏剧年鉴》《京剧知识词典》等。这些书是讨论我国出版物状况和戏剧艺术领域最具影响和代表性的工具书,其书中所列京剧书目基本上反映了我国京剧艺术图书出版的总体概貌。 对统计结果,采纳图书情报学讨论方法中的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并从目录学及戏曲讨论两个角度,参照《中国图书分类法》中有关类目体系,将这些书籍大致划分为理论与评论、史论与史料、专集与文集、舞台艺术(表导演)、传记与回忆录、唱腔曲谱、剧目讨论、舞台美术、教材、普及读物与工具书 10大类。统计中大部分的图书只具有京剧这单一主题,也有极个别图书具有戏剧和京剧两方面内容,但侧重点以京剧为主。因为京剧书籍在我国出版地区较为广泛,且有的地区出版物未在国家出版总署登记,所以,统计中个别年份难免有漏掉的图书。 我们将 1990 年前后的统计结果相比较发现:我国京剧理论讨论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大体经历了 4 个历史阶段:复苏期、沉寂期、振兴期、繁荣期。 复苏期(1949-1964)这一时期,我国京剧理论讨论较新中国成立前有很大进展,讨论领域逐渐扩大,出版物也呈现由解放初期的停滞状况向复苏进展的好势头转化。京剧图书出版数量的分布情况:理论与评论 62 种;史论与史料 2 种;专集与文集 2 种;舞台艺术 7 种;传记与回忆录 6 种;教材 3 种;资料与工具书 5 种。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949 年至 1964 年 15 年间共出版京剧图书 87 种,其中 1959 年出版最多是 19种,1949 年、1955 年和 1964 年最少是 1 种。 沉寂期(1965—1976)由于“文革”的破坏,京剧艺术遭受了严重的灾难和摧残,许多杰出的艺术家、理论家遭受迫害,致使整个戏剧舞台只剩下几个“样板戏”,这一时期京剧出版物近乎“书荒”境地。 振兴期(1977-1989)结束了“戏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