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陕西文学界把脉富平基层文学创作陕西文学界把脉富平基层文学创作 富平文学繁荣现象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小说评论》主编 李国平 在我的印象中,以一个县域的文学创作作为典型进行研讨,并不多见,它一定有着突出的成绩和值得总结推广的经验;而这么多一流的专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来到基层,和文学创作者共同探讨文学话题,也不多见,它应该是一种整体的良好的理性与感性、评论与创作互动、对话的方式,即有高度又要落地。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一直是陕西文学讨论重镇,他们主办的《新西部》杂志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一直关注、追踪富平文学创作,使富平文学创作成为一个全省性的话题。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对于富平文学创作者而言,改革开放既是背景 ,又是命题。是改革开放使富平的文学创作者更新了观念,打开了空间,获得了资源。我们从他们的作品中能够读出思想解放、更新观念、关照历史、改变命运、追求梦想的人生故事和心路历程,能够触摸到时代脉动,也可见证绿水青山、大地尽染、田间飘红掩映下的勤劳与执着。富平文学创作得到了改革开放的滋养,是改革开放的践行与表达。 一切文学来源于生活,文学的出发地在基层。基层是文学神经最敏感的末梢,基层文学最接地气。富平成长和走出了一批作家,取得了突出成绩,迎来了自己的高峰期,这个过程一定有宏观政策的支持和执着于本土文学创作者们内在力量的支撑。富平文学繁荣现象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需要我们全面系统地挖掘、阐释。如何提供良好环境,促进基层文学创作健康进展?如何做好文学队伍的传承,创作出精品力作?今日研讨富平的文学创作,信任会给我们带来启迪,助推全省基层文学创作实现大进展、大繁荣。 陕西文学传统的三大优势和三个新“关注” 著名文化学者、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 肖云儒 陕西文学传统具有三大优势。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比起现在常说的文学“高原”、“高峰”,陕西文学传统的特点还多一层,就是“厚土”。厚土包括文化沃土、自然沃土和社会生活沃土。陕西这片土地上自然和历史发育起点早,成熟早,可挖掘内容相对较多,这是陕西文学上的优势。 每一个作家群背后深植一种文化沃土。陕西作家群中陈忠实与关中文化、路遥与陕北高原文化、贾平凹与秦巴山地文化,他们各代表一个文学的高峰,每一个高峰背后的作家群,都会带起一个方阵。这都是身处沃土的基层文学工作者的优势。 第二个优势,就是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