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表外业务在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发展迅速,表外业务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比较缓慢,业务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商业银行。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金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大力推进表外业务的发展,实现经营业务多元化,拓展新的利润来源渠道,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发展,迅速拓展表外业务,我们必须了解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意义和现状以及制约发展因素,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这对于加快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表外业务的基本概述 (一 )表外业务的定义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表外业务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或有负债,其中一部分还有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所以,通常要求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 广义的表外业务则除了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无风险的经营活动。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业务,但通常我们所说的表外业务主要指的是狭义的表外业务。 (二 )表外业务的种类 1.担保类表外业务。担保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等。 2.承诺类表外业务。承诺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前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信用的业务,主要指贷款承诺包括可撤销承诺,包括透支额度等;不可撤销承诺,包括备用信用额度、回购协议、票据发行便利等。 3.交易类表外业务。交易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主要包括金融衍生业务,主要包括远期合约,包括利率远期合约和远期外汇合约;金融期货;互换,包括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期权,包括股票指数期权、外汇期权、利率期权、期货期权、债券期权等。 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积极意义 (一 )规避资本管制,提高盈利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经营业务是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其中,存贷款业务是主要经营的业务种类,贷款利息收入是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