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药甘草中黄酮类成分的讨论作者: 周浩楠专业: 中药资源与开发学号: 1246128摘要: 查阅近年有关文献,对甘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分为黄酮类、 黄酮醇类、 异黄酮类、 查尔酮类、 双氢黄酮类、 双氢查尔酮类等;药理讨论证明其具有抑菌、 抗肿瘤、 抗病毒、 抗氧化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采纳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了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中的化学成分。经过高效液相色谱可将三萜、 黄酮及香豆素等 50 余种化学成分较好的分离。关键词: 甘草; 黄酮类成分;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测定方法; 综合利用。甘 草 来 源 于 豆 科( Leguminosae) 甘 草 属( Glycyrrhizin) 植 物 乌 拉 尔 甘 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 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e Bat.) 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干燥根及根茎, 具有补脾益气、 祛痰止咳、 清热解毒、 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之功效。在西方国家甘草主要用作矫味剂、 烟草添加剂和祛痰药。自 1964 年 Revers[1]发现甘草提取物能够治疗胃溃疡以来, 甘草的药用价值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化学和药理学讨论表明, 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黄酮类和三萜皂苷成分。可是, 自从 1969 年Chihara[2]在日本首先发现的香菇多糖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以来, 多糖的讨论越来越广泛的被重视。另外, 还从甘草中分离得到香豆素类、 氨基酸、 生物碱、 雌激素和有机酸等化合物。截至当前, 甘草中共分离得到 300 多个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60 多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及 15 多个多糖类成分[3]。近几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 人们对甘草的认识和应用也逐渐深化和广泛。它不但广泛应用在医药上而且也应用于食品、 轻工业等方面。另外, 甘草还具有防沙固沙, 改良土壤等作用。人们也将应用于环境保护等方面, 以防水土流失及改良生态环境。随着甘草的应用日益广泛, 供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有关甘草的讨论一直是广阔药学工作者所热衷和关注的。本文就其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讨论概况进行综述。1.传统中医用药性平味甘: 归心、 肺、 脾、 胃经。主要功效: 益气补中、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和药性、 主要作用: ① 用于心气不足的心动悸, 脉结代, 与脾气虚弱的倦怠乏力, 食少便溏, 能补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