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操作考试标准 产前检查 一、用物(5 分) 软尺一根、胎心听筒或多普勒胎心音监测仪、骨盆测量器一个、灭菌内诊包一个、灭菌手套一双。 二、操作(90 分) (一)腹部检查 1、孕妇排尿后,平卧于检查床上,头部稍垫高,露出腹部,双腿略屈曲分开,使腹肌放松;(2 分) 2、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进行检查;(1 分) 3、观察腹形、妊娠纹、疤痕及紧张度;(1 分) 4、用软尺测量宫高及腹围值;(6 分) 5、分四步进行腹部触诊: 第一步手法: (1)操作者面向孕妇头端,两手置于子宫底部——了解外形、测宫高;(2 分) (2)两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宫底胎儿部、区分胎头与胎臀;(4 分) 第二步手法: (1)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孕妇腹部左右侧;(2 分) (2)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分辨胎背及胎儿肢体位置;(4 分) (3)两手交替进行,确定胎背向前、侧方或向后的方位;(2 分) 第三步手法: (1)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向下深探,进一步查清胎先露为胎头或胎臀;(4 分) (2)左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2 分) 第四步手法: (1)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1 分) (2)左右手平放在子宫下段胎先露两侧,并向骨盆入口方向向下深按检查胎先露是否入盆及入盆的程度,再次核对胎先露部诊断的正确性。(3 分) 6、胎心听诊 (1)根据不同孕周、不同胎位在孕妇腹部不同部位用胎心听筒或多普勒听诊;(2 分) (2)胎心音在靠近胎背上方的孕妇腹壁上听得最清楚;(1 分) (3)正常胎心率为 120—160 次/分钟;(1 分) (二)骨盆外测量 1、测髂棘间径 (1)孕妇取伸腿仰卧位;(2 分) (2)检查者两手持测量器两末端置于两髂前上棘的外侧缘;(4 分) (3)测量两髂前上棘间距离(23—26cm );(2 分) 2、测髂嵴间径 双手持测量器末端沿两髂嵴外侧循行,测得其最大距离为髂嵴间径(25—28cm );(6 分) 3、测骶耻外径 (1)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2 分) (2)检查者双手持测量器末端,左手端放在第五腰椎脊突下(相当于米氏麦形窝上角),右手端放在耻骨联合上缘中点;(6 分) (3)测量其间距离为骶耻外径(18—20cm );(2 分) 4、测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 (1)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抱膝,暴露会阴;(2 分) (2)检查者双手持测量器末端,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4 分) 5、测耻骨弓角度 用左右手拇指指尖斜着对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