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讲义 一、什么是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学的特征?如何认识和学习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是根据时期来区分的,有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传统的目录学主要是经、史、子、籍四部,属于文学的是籍部,古人重视经、史、子,籍部略有轻视。就学习而言,古人说朝经、暮史、昼子、夜集,这子、集也是後来人才添的,最早也就说的是经与史。故经、史乃一切学术之要基,离开这根基,则子、集便无可依据。故前人每说,由经入史,则史学可信,由史入文,则文学可信。随着历史的发展,籍部亦渐渐为古人所重视,明清以来成为古代学术的一部分。在籍部中,亦以诗文为主,小说、戏曲亦不登大雅之堂,民初以後才逐渐有人研究,并登上大学讲台。 文学的主要内容当然是作家和作品,比如李白和他的诗歌,韩愈和他散文。读者首先接触的是作品,读了作品之後才想要知道作家是谁,他为什么写和怎样写,又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这是读者进一步的要求。孟子说:“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于是就要知道人。简单地知道了某某人,还不够,读者还要知道这个人的经历,他的成长经历,他的家世,他所处的时代,也就是说他和他当时社会以及别的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只有深入知道了世,才能深入地了解人,都了解了以後,才能深入地理解作品。由于古代距离我们今人时代遥远,古今社会、习俗、制度、人情等等,都发生了很多变化,要想了解古代社会,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古代遗留下来的史料也很少,一般说来,越古越少。这就需要读者多方搜集和阅读材料,才能比较客观、全面地了解古代和古人。因此,阅读和搜集材料,是古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仅此一点,就决定了古代文学研究与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不同。 文学直接反映作家的心灵,其感染读者除了作家所要反映的历史事实以外,还有作家本人的情感、个性,因此文学与历史和哲学不同,这一点是我们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与别的学科不同之处。当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人文学科研究也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借鉴,如统计法、比较法等等,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科学地研究文学。如根据作家作品某种词汇使用的统计,可以比较科学地把握这个作家的用词习惯,如此等等,但是这些还只能是辅助手段,不能作为主要的根据。文学是人学,作家的思想、情感、性格,不能完全用数据来表示,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我们面对的都是活生生的人,我们要和古代作家对话,通过他的作品和他对话,所谓上友古人。这是我们与别的学科不同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