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学期作业 导演系 ×× 《辛德勒名单》舞厅一场镜头分析 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博格完成于 1 9 9 3 年的影片《辛德勒名单》描绘了德国工厂主辛德勒从一个投机商人演变成犹太人保护者的真实故事。荡气回肠的时代背景、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都使影片为广大观众所铭记。而这部影片成功之处还不仅仅在于此,作为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剪辑大奖的影片,其视听语言处理相当优秀。本文重点分析辛德勒在舞厅请德国人喝酒这一场戏的前半部分的视听语言。 这一场戏着重描绘了辛德勒作为投机商的一面,共计 2 4 个镜头: 1 .第一个镜头的画面起幅是辛德勒的近景背影(图 1 ),影片至此尚未出现其正面形象,斯坦尼康跟,引出招待和舞厅环境,观众可以看到门里的大致情况。辛德勒俯身对招待说话,低头的同时变焦虚掉后面酒吧的背景,使视线集中到人物对话上面来。前景的辛德勒着深色服装,后景的舞厅内这时也是暗的,给招待打顶光,突出他的白发和面部表情,画面构图虽然是强烈的明暗对比,但是非常和谐。(图 2 )这时就使招待拿钱的动作变成画面的焦点,这个动作交代了辛德勒的经济实力,对人物性格同样有提示作用。 摄影机肩高,平拍。 音乐起,画外群杂。 图 1 图 2 接着镜头继续跟随招待和辛德勒进入房间内,辛德勒脚步放慢,近景,画右出画(图 3 ),镜头跟招待拉开凳子。前景依然是暗调,后景用舞台幕布制造一个亮的区域使画面明暗平衡。这里基本交代了舞厅的空间环境。 低角度平拍。 音乐继续。脚步声,画内画外群杂。 图 3 辛德勒从画右入画,坐下(图 4 )。镜头跟摇招待,停在桌边,向下摇出辛德勒侧面,仰拍(图 5 )。主光从演员正面靠右打亮脸部,背后基本黑掉,凸现人物表情。辛德勒的面部形象第一次在影片中出现。这个人物出场的画面相当的讲究。可以看到从画幅左下到右上的对角线上依次出现的几个亮的区域是一个德国军官的脸、招待的脸、窗,最终递进式的在黄金分割位置出现辛德勒的脸,而辛德勒脑后用柱子形成类似于画框的构图,辛德勒身后由画左向画右走过一个女人,再次把视觉中心集中到辛德勒。这样,后景的烘托就使人物的出场既好看又有英雄主义的隐喻性。 低角度平拍,机位再降低,仰拍。 音乐继续。画外群杂。 图 4 图 5 以上内容均由一个长镜头完成,流畅而表意丰富。 2 .动接动。上一镜头女人从画左向画右的走动接招待从画左向画右走动,非常流畅。招待绕过窗格,这时走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