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等位基因内突变和非等位基因间突变 实验 一、【目的】 1、熟练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 2、能通过实验区分等位基因间和非等位基因间的突变。 二、【原理】 基因突变:一个基因座的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基因的一种等位形式变成另一等位形式,也叫做点突变。 野生型等位基因:将自然界中普遍出现或指定实验用的某一品系的性状作为“野生型”或“正常”的性状,与这种性状相关的等位基因称为野生型等位基因。 突变型等位基因:任何不同于野生型等位基因的相同座位的基因称为突变型等位基因。 正向突变:从野生型等位基因变为突变型等位基因。 恢复突变:从突变型等位基因变为野生型等位基因。 突变体的表型特征: (1)形态突变:突变导致生物体外观上可见的形态结构的改变。例如果蝇的红眼→白眼突变: (2)生化突变:突变影响生物的代谢过程,导致一个特定生化功能的改变或丧失。如微生物的营养缺陷型 (3)致死突变:严重影响生物体生活力,导致个体死亡的突变。可分为显性致死突变(杂合态即可致死)和隐性致死突变(纯合态才致死) (4)条件致死突变;引起生物体在某些条件下致死的突变。如噬菌体的温度敏感性突变 突变发生的时期和部位 突变在生物体生长发育的任何阶段以及任何部位都可以发生,突变发生的越迟,对生物体的影响越轻,对于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来说,体细胞发生的显性突变会影响当代的表型,而生殖细胞发生的突变有可能传递给下一代 。 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 一个基因内有很多突变位点,所以,一个基因的突变也有多方向性,从而导致一个基因可以有两个以上的等位形式——复等位基因。 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多数为隐性致死(recessive lethal),也有少数显性致死(dorminant lethal)。 伴性致死(sexlinked lethal):即致死突变发生在性 染色体上。 致死突变一般不利,但也有利,如用于检测基因突变和控制♀♂个体的平衡致死品系。 自发突变的原因 自然界中的辐射—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温度的极端变化以及气候变化 生物体生长发育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的影响 生物体本身产生的生物或化学物质的影响 错义突变:碱基改变导致密码子改变、结果引起氨基 酸序列的改变。 无义突变: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的点 突变。 移码突变:基因编码序列中插进额外碱基引起插入点 及后面编码信息发生改变。可引起错意、 无义及终止密码子突变 同义突变(沉默突变):由于密码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