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关于扶贫和农村弱势群体救助的调研报告12024 年 4 月 19 日榆社县“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调研材料之五( .11)关于“十二五”扶贫攻坚和农村弱势群体保障的调研报告根据县委关于“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调研的安排部署,扶贫攻坚和农村弱势群体保障课题组会同县扶贫办、下乡办、民政局、残联、老龄委及财政局、统计局等单位,进行了仔细细致的调查讨论,现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一些粗浅的思考和建议:一、我县的贫困现状及农村弱势群体保障面临的现实(一)贫困及农村弱势群体的界定贫困在在扶贫实践中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种状态,中国的扶贫政策在 前,有两个扶贫标准,一是 1986 年制定的绝对贫困标准,把 1985 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 206 元的农村人口定为扶贫对象,后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来此标准随物价调整,到 时为 785 元。二是 制定的低收入标准,即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 865 元以下,在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之间的为低收入人口。到 底,低收入标准调整为 1067 元。 底,中国宣布上调扶贫标准,把绝对贫困标准与低收入标准合二为一,统一提高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 1196 元,取消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区别对待的政策。“弱势群体”的提出源于扶贫工作不断深化,随着贫困工作内涵和外延的拓展,弱势群体的扶助逐步成为扶贫救助的重要对象与内容。根据时下关于弱势群体的一般解释,农村弱势群体在狭义上一般能够理解为包括以下两类人群:一是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和抚养义务人的残疾人、孤寡老人和未成年人,即传统的五保户;二是农村贫困人口。在我们县,由于贫困的面积较大,上述两类人群大致重合。32024 年 4 月 19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我县的贫困及农村弱势群体现状榆社县的贫困现实能够用一句话概括:县穷、民贫、进展水平低。县扶贫办的统计数字显示:根据国家最新的年人均纯收入低于 1196 元的贫困人口标准,截止 底,全县贫困人口 19636 户,7.12 万,共 200个贫困村,分别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 72.7%,全县农户总数的 71.9%和全县农业人口总数的 74.8%、全县总人口(统计数字 13.23 万人)的53.8%。全县现有人口在 400 人以下的、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边远山村 140 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 51%,涉及 9488 户,30293 口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 26.11%。 榆社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2296 元,仅仅是全国平均水平 5153 元的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