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线路重合闸装置投退管理方式的分析关键词:线路重合闸;分析;误投;操作引言:线路重合闸装置是电网重要的自动装置。重合闸装置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系统稳定、乃至提高输送功率都很有益处。在电网调度日常工作中,由于带电作业、事故后强送线路、电网一次接线方式改变、系统稳定要求等原因常常涉及重合闸装置的投入和退出。如果对线路重合闸装置投退管理方式方法不当,可能对电网运行留下隐患。因为管理不当导致重合闸装置在事故状态下拒动的现象并不鲜见。由于重合闸装置的问题还会影响到电网调度人员对事故的正确、快速判断,延误系统的恢复,因此有必要对线路重合闸装置投退管理方式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探讨。1违章操作导致重合闸拒动典型案例2故障现象:2009年6月10日4时47分,某网220kV大江线因雷击发生A相接地故障,海鹰变侧线路光纤电流差动保护、纵联距离保护快速动作,线路开关A相跳闸重合成功。铜鼓电厂(终端站)侧线路光纤电流差动保护、纵联距离保护、纵联零序方向保护、距离Ⅰ段、工频变化量阻抗快速动作,线路2051开关三相跳闸不重合,铜鼓电厂4台机组同时与电网解列,甩负荷46MW。故障分析:铜鼓电厂在中控室监控台完成对220kV大江线2051开关停电操作,进行220kV大江线线线路保护定检试验。在保护传动试验过程中,对2051开关的合闸操作一直在开关测控柜现地完成。定检结束后,铜鼓电厂在操作220kV大江线由检修状态转为运行状态过程中,没有将有关二次回路完全恢复到运行状态(2051开关测控柜的“就地、远方”把手仍置于“就地”位置),而是违反电气操作有关规定,在不经防误闭锁装置的条件下,在开关测控柜现地完成2051开关的手动合闸操作,将线路投入运行。由于现地操作主要用于检修合开关,不能将双位置继电器KKJ置于合后位置,KKJ继电器仍保持在手动跳闸位置,KKJ常闭接点导通闭合,导致线路保护装置的“沟通三跳闭合重合闸”开入一直保持在“1”的导通状态,线路重合闸被闭锁,事故时2051开关三相跳闸不重合。此案例中,造成重合闸装置拒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1)运行操作未遵守规范,违反电气操作有关规定,在不经防误闭锁装置的条件下,就地对断路器进行送电操作。(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在没有完全将二次回路恢复到运行状态的条件下,就开始对一次设备进行恢复运行的操作。2投重合闸状态错误导致拒动典型案例1故障现象:2009年6月10日5时6分,某网220kV端芬线因雷击发生C相接地故障,深井变2052开关CSL-101D保护的距离Ⅰ段、纵联距离保护动作三相跳闸,LFP-902C保护的距离、纵联零序方向、纵联距离保护动作C相跳闸,重合闸不动作。台城变2058开关CSL-101D保护的距离Ⅰ段、纵联距离保护动作三相跳闸,LFP-902C保护的距离、纵联零序方向纵联距离保护动作C相跳闸。重合闸不动作,2.89秒后后备保护动作跳开开关三相。故障分析:2009年7月2日,工作人员在深井变对220kV端芬线CSL-101D保护重合闸方式切换把手进行更换,但更换后未将该切换把手恢复到原“单重”位置,且更换工作结束工作票终结前,运行人员也没有按照规定,认真核对设备状态是否与工作前一致,错误的将CSL-101D保护装置重合闸方式切换把手置于“停用”位置。当220kV端芬线因雷击发生C相接地故障时,深井变侧CSL-101D保护动作后直接发三跳命令,重合闸不动作;台城变虽然故障初期只跳开C相,但在重合闸期间LFP-902C保护装置感受到A、B相由故障前的有负荷电流变成无负荷电流,单相重合闸不动作,经2.89秒后后备保护动作跳开开关三相。此案例中,造成重合闸拒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1)变电站值班人员对重合闸装置三种状态的认识不正确,不理解重合闸退出或停用的原因。重合闸装置属于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范畴,按照运行规定,重合闸装置可以有三种状态:投入状态:是指其工作电源投入,出口压板连接到指令回路的状态。停用状态:指的是工作电源退出,出口压板断开。退出状态:是指工作电源投入,出口压板断开。由此可见,重合闸装置停用区别于重合闸装置退出。停用重合闸装置是使装置丧失所有功能的状态,而退出重合闸装置并不代表线路重合闸停止动作,在线路故障时保护装置仍是选相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