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我院2007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各系分团委、学生分会: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引导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有效手段。为了做好我校2007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经初步研究,现将活动前期准备工作的有关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暂定)今年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为“服务‘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旨在通过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爱国热情、成才发展的强烈愿望和知识技能转化为实现我省“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际行动,在实践中认识国情,奉献社会,提高素质。二、活动项目内容与形式(一)活动项目内容1、和谐社会建设大学生宣传服务团。通过讲座、报告会、板报、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向城乡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宣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内容,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城镇规划、支教扫盲等方面的服务活动,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献计出力。2、形势政策大学生宣讲团。组织大学生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专题讲座、文艺演出、宣传板报、图片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摆事实,讲道理,着力宣传党和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等重大决策部署和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着力宣传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特别是在农民增收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实际效果。引导城乡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的大好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服务团。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技能优势,深入乡镇、村组,大力弘扬良好道德风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农村生态建设,进一步贯彻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农村青年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实践服务团。充分发挥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较高的优势,重点面向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开设“家长学校”,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宣传网络文明,传授自护知识,募集捐献面向未成年人的报纸、刊物和其他读物,积极向未成年人推介优秀影片、歌曲和图书。返乡度假的学生可以通过为家乡中小学生举办成才报告会,“大手拉小手”,密切长期联系,加强交流,促进共同提高。5、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1)为社区困难群体提供服务。服务社区孤老病残和下岗失业等生活困难群体特别是社区困难青少年,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质、精神上的帮助。(2)组织开展社区公共事务服务。根据社区公共事务发展的要求,组织志愿者参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社会治安、社区禁毒、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法制宣传教育、青少年心理保健、社区教育和科普、社区环保、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就业与再就业等各项工作。注重发挥具有专业知识或技能的志愿服务团队和志愿者的作用,提高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和实际效果。6、社会调查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提出意见建议,为家乡建设献策出力;结合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服务地区党政部门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确定调研主题和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调查研究。7、挂职锻炼到所在地乡、村、居委会等组织开展挂职锻炼活动,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及特长配合当地干部做工作,干实事,出实效。8、专业实践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并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深入企业单位进行岗位实践活动。(二)活动方式采用点面结合、集中与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