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常规和隐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 用于规范大便常规和隐血试验的操作。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便常规和隐血试验的检测。 三、支持性文件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临床检验基础》(第三版)、《隐血试验操作说明书》 四、大便标本采集 1、采集粪便标本的方法因检查目的不同而有差别,如一般检验留取新鲜指头大小(约 5g)即可,放入干燥、清洁、无吸水性的有盖容器内送检,标本容器最好用内层涂腊的硬纸盒,便于检查后焚毁。血吸虫毛蝴孵化则留全量新鲜便(不少于 30g)。细菌检查的粪便标本应收集于灭菌封口的容器内,勿混入消毒剂及其它化学药品。 2、检查蛲虫卵需要用软玻璃纸拭子,在清晨排便前由肛门四周拭取标本,也可用棉拭子拭取,但均须立即镜检。 3、检查阿米巴滋养体,应于排便后立即检查。冬季需采取保温 措 施 ,迅 速 送检。 4、不应该 采取尿 壶 或 便盆 中 的粪便标本。若 标本中 混入尿 液 ,可使 柔弱 的原 虫致 死 。用白 明胶 膜 法检查粪便中 的胰 蛋 白 酶 活 性时 ,可因尿 液 中存 在溶 解 白 明胶 的物 质 而导 致 其检查结 果 错 误 的增 高 。粪便标本中 也不可混入植 物 、泥 土 、污 水等 ,因腐 生 性原 虫、真 菌抱 子、植 物 种 子、花 粉 易混淆 实 验结 果 。 5、盛 粪便标本的容器必 须有盖,有明显 标记 。粪便标本应选 择 其中 脓血粘 液 等 病 理 成 分 ,若 无病 理 成 分 ,可多 部 位 取材 。采取标本后,应在一小时内完成检查,否则可因9H 及消化酶等影响,而使粪便中细胞成分破坏分解。6、检查胆石、胰石、寄生虫体及虫卵计数,应收集 24h 粪便送验。 7、隐血试验,应嘱患者收集标本前 3 日禁食动物性食物。连续检查3天,并选取外表及内层粪便。收集标本后须迅速进行检查,以免因长时间放置使隐血反应的敏感度降低。 8、细菌检验用标本应全部用无菌操作收集。 五、常规检验 1、颜 色 可根据观察所见报告,如黄色、褐色、土灰色、绿色、红色、柏油样等。 正常粪便因粪胆素而呈棕黄色,但可因饮食、药物或病理原因影响而改变粪便颜色。灰白色见于钡餐后、服硅酸铝、阻塞性黄疽、胆汁减少或缺乏。绿色见于食用含叶绿素的蔬菜后及含胆绿素时。红色见于下消化道出血、食用西红柿、西瓜等。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等。酱 色常见于阿 米 巴 痢 疾 、食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