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知其不可而为之 教案

知其不可而为之 教案_第1页
1/12
知其不可而为之 教案_第2页
2/12
知其不可而为之 教案_第3页
3/12
1知其不可而为之、解题:[问题]“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句话怎么翻译呢?【明确】知道自己这件事(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可能实现但还是要去做。(强调“其”指孔子的政治理想)丄[问题 1]孔子在他生活的时代也是被当时的人看成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课文中哪一章直接提到这一点?【明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宾语前置)?”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一)字词1. 子路宿于石门:状语后置2. 奚自:自奚,宾语前置3. 与:通“欤”(二)分析1. 生读,重点揣摩语气及蕴含的情感。重点揣摩句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晨门对孔子做法是带一种怀疑的,不以为然的看法。揣摩语气:“哦,就是那个明知事情不能做成功还一定要去做的那个人吗”言下之意,不是傻瓜,便是疯子,有挖苦之意。2. 当时孔子很有名,人人皆知。这位看城门(看管人进出的,阅历很丰富)的话,大约颇能代表当时流俗对孔子的看法。补充资料:课本 P83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sang,额头)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一一《史记•孔子世家》丧家之犬解释:比喻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孔子于 55 岁离开鲁国,带着一帮弟子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之行,先后到了 6、7 个国家,遍求十几位国君,但是终不被用,于 68 岁回到鲁国。历经 14 年。用“丧家狗”比喻孔子确实有些相似。在世俗人看来,孔子带着一帮弟子周游列国,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是根本不可能的。即“知其不可而为之”中的“知其不可”二、分析“知其不可”丄【问题 2】孔子知道“不可”这个现状吗?(分析 14.21)(一)字词告于哀公:状语后置,于哀公告于,向夫:餡那,那个以:因为之:至 I」,往省略句:之三子告,不可。(孔子)之三子告,(三子)不可。(二)分析1. 弑君:2“弑”的理解(古代卑幼杀死尊长,多指臣子杀死君主,子女杀死父母);春秋末期,由于公室衰微而私室强大,在权力的斗争中弑君的行为时有发生,弑君活动最频繁的国家当属晋、齐,在齐国这次政变中,孔子弟子宰我死于难。2. 在得知陈成子杀了齐简公之后,孔子为何要“沐浴而朝”?(了解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沐浴就是斋戒,古代在举行祭祀或其他典礼前要进行斋戒,包括沐浴、洁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知其不可而为之 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