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吹填土区软土路基处治施工实践摘要: 本文经过新化路工程在长江吹填土区的施工实践, 来阐述工程在长期积水、 地质复杂、 工期紧迫的情况下, 分别实行块石挤淤、 换填土、 石灰土及石灰桩等处理方案, 解决了施工困难, 保证了工程进度, 并经沉降观测验证, 已达到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关键词: 吹填土排水固结土基处治沉降稳定1、 前言新化路道路工程, 位于市江边重化工区, 本期工程南起江花路(K0+000), 北至长江防洪堤防(K1+000)总长 1000m, 全线原属沿江滩地, 地面平均高程 2.3m(青岛高程系统, 以下同)。本工程北端 400m 为新围堤吹填区、 沉淀时间不足 2 年。新吹填土厚度平均 1.5m, 绝大部分常年受水浸泡, 尚处于流动状态, 无承载力, 机械无法进场施工, 土基处治有一定困难。工程开工后, 施工技术人员采纳多种方法进行软土处治, 不断改进施工方案, 重点解决土基强度和沉降稳定问题。工程完工后, 经多年跟踪观察, 多次复测高程, 为路基工后沉降分析提供资料。本文借以总结与同行沟通, 以期得到进一步的改进。2、 施工准备本工程施工工期为 3 月 20 日至同年 10 月 31 日, 开工之初, 主要围绕疏排地表水、 调查地质情况以及拟定可能的土基处治方案等三个方面来进行。2.1 施工排水降水工程现场情况: 场地长期积水、 吹填土处于浮动状态, 行人进入需双层竹筏铺垫, 3m 长钢筋人工可直插地下 2.5m 以上。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施工进场首先是疏排地面积水, 边凉干边用人工开挖深 1.2m, 底宽0.8m 的边三角井进行排水降水, 根据现场施工人员观察, 排水降水 12 天后除低洼积水地段外, 短期晾干的地表已出现干裂、 裂缝宽 2—5㎝, 深 10-30㎝, 边沟旁 50-70㎝的深度范围内, 土体已逐渐变干, 局部地势高的地方(地表晾干已近一个月), 机械能够进入, 情况大有改观。由此看来, 吹填土地段路基宜有计划进行排水, 增加晾干时间, 提高天然地基的持力作用, 以制造施工条件, 简化土基处治进程。2.2 地质情况调查根据周边工程的地质勘察资料, 本工程吹填土区域的基本地质情况为: ① 层长江淤泥吹填土层, 主要由松散状粉土和流塑状淤泥质粘土组成, 富植物根茎, 平均厚度 1.3m, 土基回弹模量约 3-5MPa。②层淤泥质粉 质 粘 土 层 , 平 均 厚 度 3.7m, 天 然 含 水 量 40%(≥35%) 。 孔 隙 比1.13(≥1.0), 压缩系数 0.78(>0.5), 抗剪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