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常熟地区水稻土饱和导水率的间接方法讨论*张均华 1,2 刘建立 1* 朱安宁 1(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讨论所, 南京 210008; 2. 中国科学院讨论生院, 北京 100049) 摘要: 作为直接试验的一种替代方法, 利用土壤基本物理性质经过土壤转换函数预测饱和导水率简便易行, 成本低廉, 而且预测精度能满足实际讨论的需要。本讨论利用当前得到较多应用的 9 种基于多元回归分析建立的转换函数来构建、 校正预测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经验公式, 并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 人工神经网络总体预测效果要优于基于多元回归分析建立的转换函数, 而且 Cosby(1984)在输入参数较少的基础上预测饱和导水率精度最高。本文以Cosby(1984)预测常熟水稻土壤饱和导水率, 进一步利用 GIS 的空间描述能力与函数的定量分析能力, 得到区域尺度饱和导水率的分布状况, 为该地区区域尺度数值模拟的运行提供基础参数支持。关键词: 土壤饱和导水率; 多元回归函数; 人工神经网络; GIS中图分类号: S152.7 文献标识码: A饱和水力传导率( Ks) 是重要的土壤水力学参数, 是定量分析土壤水分入渗、 地表产流等过程的基础。土壤特别是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空间变异性非常强烈, 需要采集大量样本或进行田间现场测定才能得到一个较大空间尺度上的饱和导水率空间分布[1]。可是一般认为室内填装样本的测定结果无法表征田间原始状态。田间原位测定土壤饱和传导率的方法主要有 Guelph 渗透仪、 流速渗透仪、 圆盘渗透仪和双管法。由于时间, 人力成本等问题, 原位测定仅能用*基金项目: 讨论工作得到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 ISSASIP0719) , 支撑计划课题( BAD10A06-03) , 973 计划课题( CB121103) , 863 专题课题( AA10Z208) 的资助。作者简介: 张均华(1983-), 博士讨论生, 主要从事区域土壤水分溶质运移模拟讨论。Email:*通讯作者: 刘建立, Email: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于有限的点, 无法满足较大空间尺度( 如区域上) 的讨论。已有的讨论表明, 土壤粒径组成, 容重, 有机质含量等基本土壤性质与饱和导水率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能够经过常规土壤调查中积累的大量基本土壤性质资料间接估算或预测区域尺度饱和导水率的空间分布[2-5]。而且在许多实际问题中, 间接方法的预测结果也能提供足够精度的 Ks预测值。但到当前为止, 在长江中下游典型水稻土上的应用很少有报道。本文即由此出发, 以江苏常熟市为讨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