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词解释题:环境权 :是指环境法律主体享有健康、良好环境和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基本权利。环境问题: 是指由于自然界或者人类活动的影响,致使环境质量下降,对社会发展或者公众健康带来损害的现象。环境资源法 是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资源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是指根据环境资源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关系环境侵害请求权 是指当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 . 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 指在环境资源法中规定或体现的对环境保护实行法律调整的基本指导方针,是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环境影响评价 是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三同时”制度 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包括小型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 自然开发项目, 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环境资源许可 :是指环境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准许其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行政行为。许可证制度 是加强对排污者监管的有效手段,是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环境资源法律责任是指主体违反环境资源法规定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即不利后果。环境资源法体系 ,是指一国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改善环境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其内在的联系而分类组合在一起的统一整体。循环经济是 指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环境标准 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环境标志: 是指由政府部门或公共、私人团体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向有关厂家颁布证书,证明其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过程全部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同时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和回收利用。性质表现为:证明性;权威性;时限性;限制授予性。生产者延伸责任 :指生产者应承担的责任,不仅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之中,而且还要延伸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废弃后的回收和处置。意义 : 1.为循环经济提供了制度保障。2,内化了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