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松源培正中学杨卫红第 1 页第 7 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 2 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第一课时)马鞍山松源培正中学杨卫红【教材分析】学生在初中已学习了生物进化的证据、历程和自然选择学说等内容。教材第一节中,首先在初中生物课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知识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拉马克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通过二者的对比,可以看出达尔文的学说是更加科学和完善的,成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当然,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由于受到时代的限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本节主要内容就是:近些年来,生物学家将遗传学、生态学等研究成果引入到进化论的研究中,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拉马克的进化论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再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进化论在不断完善发展,因此,生物进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本章的一条很重要的主线,学生可从学习中体会科学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在不断的怀疑和求证、争论和修正中向前发展,从而在思想情感上激发学生勇于质疑与创新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2.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3.培养学生处理资料和数据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以事实或实验结果为依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种群、基因频率等概念;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课时安排 】2 课时(本节是第1 课时)【 教学策略 】本次教学设计我做如下了些改动:1.统一数据:为了避免学生陷入繁杂的数据处理,本教学设计将涉及到的所有案例的数据全部统一,并采用表格的形式呈现,既直接又明了,还非常容易发现数据当中隐藏的规律;2.案例教学:一个案例(桦尺蠖案例),贯穿始终,学生熟悉题意,省去了很多阅读和审题的时间,但层层挖深,提问多样,真正地实现一题多问,举一反三。先分析亲本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再分析理想条件下,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再分析非理想条件下(有自然选择),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逐步引领学生认识进化的实质;马鞍山松源培正中学杨卫红第 2 页3.模型实验:在进行数据统计的环节,引入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桦尺蠖体色前后变化的规律,但通过模拟实验,推理出引起此变化的本质,较为真实地还原了科学家们研究的方法和推理的过程;【教学过程】学习阶段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