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大汶口文化产业园规划情况的汇报 中共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委员会 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人民政府 大汶口镇位于巍巍泰山南麓,悠悠汶水之阳,是举世闻名的大汶口文化发祥地,隶属泰安市岱岳区,是泰安市计划单列镇。全镇总面积97 平方公里,辖45 个行政村,1 个居民委员会,7.5万人。北距泰安市区30 公里,南距曲阜城区40 公里。京沪铁路、104 国道、京沪、京福高速公路从辖区内通过,公路四通八达,铁路穿越南北,京沪高速铁路正在建设当中,交通十分便利。举世瞩目的大汶口遗址就坐落于境内卫驾庄村东南、大汶河岸边。这里除了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汶口遗址外,还有历代帝王封泰山时祭地遗址云亭山,有代表皇家园林建筑风格的皇营遗址,有彰显大汶口商埠重镇风貌的山西会馆,有横跨大汶河达400 余年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石桥等等。 市、区领导对保护开发大汶口文化及周边旅游文化资源始终十分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视不断加强,并把大汶口文化保护开发作为提升全市、全区及我镇文化总体实力和竞争力的落脚点。去年以来,省、市、区分别提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经济文化强市和经济文化强区的战略构想,推动大汶口文化保护与开发迅速升温。为切实加快大汶口文化保护与开发,在岱岳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实施“建设经济文化强区,创建国际旅游名城”战略,提出了以大汶口遗址保护区为核心,建设大汶口文化产业园的构想,现将大汶口文化产业园规划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2 一、大汶口文化遗址及周边文物古迹基本情况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汶口遗址。大汶口遗址位于泰安市大汶口镇西南和隔河相望的堡头村西一带。该遗址先后进行了三次发掘,第一次是1959 年 6 月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的指导下,省文管处和济南市博物馆主持进行,揭露面积五千四百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期墓葬133 座; 第二、第三次发掘分别于1974 年和 1978 年由泰安地区文物局具体负责进行,共揭露面积一千八百平方米,发掘墓葬56 座,120 余个灰坑,14 座房址。三次发掘共清理墓葬189 座,绝大多数墓中放臵数量不等的随葬品,主要有礼仪用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四类。通过考古发掘证明大汶口遗址是一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 大汶口文化是中国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于1959年首次发现并进行发掘,考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考古学界将大汶口遗址及其相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