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 工程概况项目总用地面积 31854m², 总建筑面积 48000m², 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基础为静压预应力管桩。建筑主要由地下二层、 地面以上四层及一夹层, 建筑总高度 23.95m。二、 构造柱设置要求构造柱设置部位: 楼、 电梯间的四角; 纵、 横墙交接的”T”字型及”L”接头, 应在交接处设置构造柱; 墙高超过 4m 或墙长大于 5m 时每隔 3~4m 设置一构造柱, 构造柱尽可能设置在楼层梁上,柱间墙中部, 具体构造柱的位置详见构造柱及预留洞口布置图。构造柱断面: 墙厚×180, 如为十字墙, 断面长宽分别为两墙厚。构造柱配筋: 纵筋 412, 箍筋 ф8@200,。纵筋锚入尽可能锚入梁内, 构造柱与墙的拉结筋长度大于等于 700 且大于等于墙长的 1/5, 当纵筋需接长时, 绑扎搭接长度应为 35d; 与圈梁连接处, 圈梁上下处需附加 3 道箍筋, 间距不大于 100, 构造柱与楼板连接处起步箍筋距楼面 5cm, 箍筋箍筋端部要做 135°弯钩, 弯钩长度不小于 10d。构造柱中的配筋及砌体中所用拉结筋必须由技术员和钢筋工认真批阅图纸及法律规范( 94SJ19) 后由钢筋工放样, 放样必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考虑搭接要求。所有下料单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法律规范要求。必须经项目技术员审核后加工。构造柱施工顺序: 钻孔植筋、 绑扎钢筋、 砌墙、 支模板、 浇筑混凝土、 圈梁以上钢筋绑扎、 圈梁以上砌体砌筑、 封模板、 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顶端处理、 拆模、 成品保护。三、 构造柱顶端处理方法一: 将构造柱顶部的模板做成坡形( 即类似牛腿柱的形状见附图) 高度约100mm 左右,且此坡形边要高出模板边一部分,用钉子将模板固定牢固, 浇筑时先将混凝土浇筑到坡形模板处, 然后振捣密实, 再将细石混凝土浇筑到注定平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齐的地方, 然后用小钢钎插插捣, 插捣深度要插入下层浇筑混凝土 100mm,然后用小锤在模板背面敲打, 确保模板与上部墙体的可靠连接和顶部混凝土浇筑的密实性,当混凝土初凝后,再将此处剔掉.然后用原浆抹平剔凿处方法二: 先把构造柱模板封模到距离构造柱顶端 100mm 处( 只留一面模板) , 然后加固牢固, 浇筑细石混凝土, 振捣密实。待混凝土初凝前后用干硬性砂浆( 干硬性砂浆要求: 手捏成团, 落地开花) 填塞密实, 可用小钢钎插捣后用橡皮锤轻轻在表面敲打, 确保密实性, 然后在表面用细石混凝土原浆抹平。下载后可任意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