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十四章 船用柴油机智能控制系统随着智能控制在陆上工业各领域广泛应用和成熟, 船上控制系统也发生变化, 最先引入智能控制的是船舶航向自动操舵仪, 随之航迹保持器。到了上个世纪 80 年代未, 引入船舶主机, 形成了智能型柴油机概念。由于人们对船舶可靠性、 经济性和废气排放控制的日益关注, 90 年代各大船舶主机制造商相继在实验室开展了智能柴油机讨论, 1993 年 MAN B&W 公司研制出试验机, 在实验室中运转。1998 年首台智能型柴油机安装在挪威的 Bow Cecil 轮上。 11 月使用智能系统船舶主机进行试航, 并经过了DNV 等船级社认可, 初 MAN B&W 公司正式推出了电子控制的 ME系列柴油机。而瑞士 Wartsila 公司在 1998 年首先推出了共轨式全电子控制的智能型柴油机 Sulzer RT-flex( 电控等压喷射) 燃油喷射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无凸轮轴柴油机的燃油喷射, 排气阀启、 闭, 起动空气和缸套润滑的全电控制, 甚称柴油机的第三次革命。本章首先重点介绍智能型柴油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然后介绍 Sulzer RT-flex 型智能柴油机控制系统和 MAN B&W ME 系列智能型柴油机控制系统。对于智能型柴油机与传统柴油机在机械结构的区别及工作原理在《船舶柴油机》中介绍, 此处不重述。第一节 船用柴油机智能控制基本原理一、 概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智能控制引入船舶主机控制系统是从智能调速器开始的, 它把船舶主机现时的排烟中的含氧量、 温度、 增压器的压力、 转速等信号都引入控制系统, 根据现时主机的给定转速与实际转速的偏差大小, 再综合现时的排烟温度、 增压器的压力、 含氧量等来决定燃油量, 使其充分燃烧, 达到经济性要求。可是, 影响船舶柴油机燃油的燃烧充分与否的因素很多, 不但与增压器压力的大小, 输入新奇空气量的大小有关, 还与喷射开启时间、 喷射时间持续长短、 燃油喷射的压力有关, 而且不同柴油机转速下, 它们也是不相等的。因此, 当时智能型调速器就达不到减排高效目的, 只能经过传统柴油机自身结构上的突破, 才能提高船舶主机可靠性、 经济性和降低排放。Wartsila 公司首先提出共轨技术, 在传统的 Sulzer RTA 型柴油机上取消了废气排气阀驱动装置( exhaust valve driver) 、 燃油泵( fuel pump) 、 凸轮轴( Camshaft) 、 可逆( 倒车) 伺服马达( reversing servomotor) 、 燃油连接( fuel linkag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