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积累送别诗。能正确默写名句。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3、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播放古典音乐,教师配乐讲述,引入课题。导语: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遗产,它就像一颗闪亮的明珠,散发出熠熠的光辉。本学期我们一起轻叩诗歌的大门,感受了《诗经•采薇》中远征战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诗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喜悦心情;宋代词人辛弃疾那忘怀于大自然中所得到的快乐……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步入古诗的殿堂跟随着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来欣赏他写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二、知诗人。(出示王昌龄像)师:这位就是诗人王昌龄,课前大家查阅过了他的相关资料,你们都了解到了些什么?(课件出示诗人简介)三、释题。师: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送别的意思。“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与朋友分别时,诗人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来读课题。三、整体诵读,品评朗读。过渡:辛渐既是王昌龄的同乡又是他的好友,辛渐即将回到家乡,王昌龄在芙蓉楼为他送行,这首诗描写的就是诗人在芙蓉楼送别好友的情景。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1、初读古诗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诗,注意读正确,读流利。(1)指导读得正确。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他有没有把每个字的读音都读准了。(2)指导读出节奏美。师:我们知道,古诗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大家试着读读看能不能读出节奏来。指名读一读《芙蓉楼送辛渐》,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在读时是怎么停顿的,有没有读出节奏与韵律。2、师配乐范读。3、学生配乐朗读。四、感悟诗歌内容。1、自读自悟。学生结合注释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跟同桌讲一讲。2、集体交流。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知道了什么?过渡:结合注释,我们已经对这首诗的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有人说,古诗是语言的钻石,它凝练、隽永,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琢磨让我们先来品品第一、二句。(出示一、二句诗)五、品诗,悟情。1、教学一、二两句,感受含蓄的离别情怀。(1)请同学们认真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