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眩晕专家共识讲解

眩晕专家共识讲解_第1页
1/17
眩晕专家共识讲解_第2页
2/17
眩晕专家共识讲解_第3页
3/17
眩晕诊治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眩晕的病因诊断对众多医生而言,一直是个临床难题。 近年来, 随着理论普及和辅助检查技术的进步,绝大多数眩晕已能确诊[1] ;但由于眩晕的发生涉及神经科、耳鼻喉科和内科等众多领域, 有些病理生理等基础问题至今仍未能明确,部分眩晕的病因在理论上尚难明确,因此给临床实践带来困难。 此篇专家共识着眼于常见眩晕的规范化诊疗, 同时尽可能地全面概括少见眩晕的临床特点,此外,本文也将涉及部分头晕的内容。一、眩晕的概念和病因分类眩晕指的是自身或环境的旋转、摆动感, 是一种运动幻觉; 头晕指的是自身不稳感;头昏指的是头脑不清晰感[2-3] 。眩晕和头晕的发病机制不甚一致,但有时两者是同一疾病在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 眩晕往往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相对而言, 前者的发生率更高; 头晕既可以是上述疾病恢复期的表现,也可以由精神疾病、 某些全身性疾病造成。周围性眩晕占30%~50%,其中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率居单病种首位,其次为梅尼埃病和前庭神经炎;中枢性眩晕占20%~30%;精神疾病和全身疾病相关性头晕分别占15%~50%和 5%~30%;尚有 15%~25%的眩晕原因不明 [4-8] 。儿童眩晕与成人有一定的区别,但总体趋势是: 中枢性眩晕 ( 主要是外伤后眩晕和偏头痛相关性眩晕) 的比例明显高于成人,约占19%~49%;单病种疾病发病率较高的是:良性阵发性眩晕、外伤后眩晕以及中耳炎相关性眩晕[9-12] 。二、国内神经科医生在眩晕诊治中存在的问题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理论知识不足。首先表现在诊断方面, 询问病史时缺乏针对性,常常遗漏诱因、起病形式、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和缓解方式等[13-14] ,而 70%~80%的眩晕是可以通过有效问诊而确诊或明确方向的。针对眩晕的辅助检查设备有限、评判水平等有待提高,如眼震电图的检查过程不够规范;MRI检查部位的针对性不强; 部分后循环脑血管狭窄的病例未行相关检查而漏诊。在日常诊疗中,眩晕常常被拘泥于几个本来认识就模糊的疾病,例如: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梅尼埃病和前庭神经炎,或笼统地称之为“眩晕综合征”。其次表现在治疗方面。由于不了解前庭康复的重要性,长期应用前庭抑制药物,延缓了前庭功能恢复 [15-16] ;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比率过低等。三、常见眩晕的病因及诊疗建议对于眩晕而言, 周围性和中枢性病变的临床表现、辅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眩晕专家共识讲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