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凸显。由于学业、经济和就业及感情等方面的压力,很多研究生出现思想消沉、 冷漠、偏激、甚至厌世等一些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探寻应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研究生;心理问题;对策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历教育群体,自我意识比较强,优越感比较明显,这使得他们在处理某些问题的时候不能客观的认知自己,加上自身有着较高的追求和抱负,家庭、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也很高,这使得他们在很多方面承受着较大的思想压力,比如来自学业、情感、经济及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如果这些压力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就可能引发各种严重的心理问题,轻者出现生活受阻、学业成绩下降,严重的会出现行为障碍和人格缺陷而导致休学、退学、甚至自杀、他杀等恶性事件发生。随着社会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研究生教育模式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缺陷,我国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并成为目前高校研究生教育急需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一、当前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分析从总体上看,我国研究生的心理是比较健康的,开朗、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乐于与人交往、宽以待人。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高校内部分研究生的确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常见的有性格偏执、情绪低落、长期失眠等,甚至出现自杀行为。通过参考各类文献,笔者对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心理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总结:(一)巨大的心理压力1、学习的压力研究生的学习虽然不像本科生那样要面对很多的考试,但他们的学习压力也是非常大的。除了要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还面临着发表学术文章、 选题、课题实验、 撰写毕业论文、 论文评审与答辩等,哪一关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正常毕业,这些都对研究生的心理造成强大的学习压力。关于研究生心理健康的调查资料表明,一年级和三年级的研究生心理问题发生率较二年级研究生高,呈u 字型。这是由于研一学生刚刚进入研究生群体,对研究生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等还完全不了解,容易产生紧张、烦躁情绪。研三则因为面临着发表学术文章及毕业论文答辩等方面的巨大学习压力而焦虑。[1]2、经济的压力随着研究生收费制的实施, 自费的研究生除了要解决生活、 学习、社会交往等日常活动的开支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