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孙过庭《书谱》中的引事及用典通释

孙过庭《书谱》中的引事及用典通释_第1页
1/27
孙过庭《书谱》中的引事及用典通释_第2页
2/27
孙过庭《书谱》中的引事及用典通释_第3页
3/27
1 孙过庭《书谱》中的引事及用典通释 学书者临孙过庭《书谱》有“三难”:一是草书全文,只疏通文字,扫除认读障碍就需要一定时日;二是采用文言行文,整散错落,词句古雅,没有一定古汉语基础的人理解起来相当困难,使临帖兴致顿减;三是文中大量引事、用典,本来年代久远,很多事例、引语已不为现代人熟知,加之作者行文务求简洁,藏味丰厚,便造成阅读者云里雾里,不识端详。有此“三难”,使很多书法爱好者望《书谱》而却步,更有很多临过全本《书谱》的人,其实不知所云,错引错用的人大有所在。 观诸各种版本的《书谱》法帖,配有“释文”的,其实只是对释草字,都没有注解文意。点击互联网,查找“《书谱》译注”,各种译文扑面而来,却大多只是粗通段意,努力使人“知其然”而已。笔者不揣浅陋,查阅大量工具 书或 文史 典籍 ,尝 试 对《书谱》中的引事和用典进 行通释,只求对喜 欢 《书谱》的书法爱好者以 阅读上 的及时帮助 。很多说 解,未 必 尽 合 文意,惟 愿 抛 砖 引玉 ,冀 有大方 之家 不吝 赐教 。 为什 么 提 “引事”而不提 “用事”,因 为孙过庭此文虽 名 《书谱》,实则 只是一篇 序 言,故 对书法史 上 某 些 事件 的引用重 在提 示 现象 ,介绍 人物 ,不复 另 有所指 。“用事”便是“用典”,凡 诗 文中引用过去 之有关 人、地 、事、物 之史 实,或 语言文字,以 为比 喻 ,而增 加词句之含 蓄 与 典雅者,即 称 “用典”。“引事”是就事论 事,“用典”是以 他人之事或 言,助 证 于 我 之看 法和 观点;其人、其事、其言,必 得 为我所用而又 得 其所哉 。特 此说 明 。 2 《书谱卷上》。吴郡孙过庭撰。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zhí)以 兼 通 ,故 无 惭 于即 事 。 【 汉魏有钟、张之绝】“钟”指 钟繇 ,“张”即 张芝 。 钟繇 ,字 元 常 ,颍 川 长 社 ( 今 河 南 长 葛 ) 人。三 国 时 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官至太傅,魏文帝时 与当时 的名士华歆、王朗并为三 公。工书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孙过庭《书谱》中的引事及用典通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