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港航为龙头,大力推进滕州运河人文自然风景带建设刘宝华京杭运河滕州段是京杭运河的支线部分,与大运河一脉相承同时因身处湖区而又独具特色。所辖航道里程13.9公里,分布港口作业区4处,旅游码头1处,年货物吞吐量800余万吨,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因此以港航为龙头,大力推进运河人文自然风景带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滕州港航基础设施现状“运河通,百业兴”、“发展运河,保护运河”已经成为全国沿运地区政府的共同认识和共同心声,临港物流的综合效益和拉动辐射已成为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近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滕州航运物流对滕州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特别是枣庄市航运管理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规划,不断加大滕州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升级改造、建设了宏大港、滕州港、化工产品码头等港口作业区,支持滕州市交通局扩建交通港并积极推动集装箱码头规范化建设;疏浚了滕州、岗头进港航道,并协调建设了相应的进港道路,大大提高了辖区水运通过能力。目前,滕州水路运量已超过滕州地方铁路运量。同时水路运输还具备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无可替代的成本、环保、节地等优势。运河作为滕州宝贵的交通、文化、旅游资源,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随着枣庄市沿运经济带建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山东省关于加快内河建设与发展的重大决策的出台和滕州市临港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序幕的拉开,滕州港航事业存在着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将面临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二、滕州人文自然风景资源墨子:名翟,战国时期鲁之小邾国(今山东省滕州市木石一带)人,约生于公元前480年,卒于公元前390年。墨子工匠出身,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出生于劳动人民并为劳动人民呼喊奔波的思想家。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等主张。墨子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在力学、数学、光学等方面的某些创见与近代科学原理几乎完全相同后人尊称墨子为“科圣”。鲁班:姓公输,名般。约生于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鲁班在机械、土木、手工工艺等方面均有所发明。公输般一生注重实践,善于动脑,在建筑、机械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建筑工匠一直把他尊为“祖师”。滕文公:战国中期滕国(今滕州市)国君,滕定公之子。滕文公做国君后,根据孟子的意见,在国内推行仁政,实行礼制,兴办学校,改革赋税制度等。不久,滕文公名声大震,远近都称文公为1“贤君”,自愿来滕定居者络绎不绝。数年后,滕国人丁兴旺,国富、民强、贤君,善国之名远扬。毛遂:战国时薛(今滕州市张汪镇)人,赵国平原君的门客。三年无所为,不被人所知。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援,临行前,平原君准备挑选20名门客随同前往,已选中19人,尚缺1人。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愿与平原君同往。到楚国后,平原君与楚王会谈,求其出兵援赵。半日已过,会谈仍不见成效。毛遂手握宝剑登阶而上,陈其利害,毛遂一席话语说得楚王连连点头称是,遂与平原君歃血为盟,决心楚赵联合共同抗秦。至赵国后,平原君将毛遂视为上客。孟尝君:姓田名文,田婴之子,战国时期四君子之一。薛国(今滕州市张汪镇)人。田文继位后,他轻财下士,广招八方志士仁人。不久,门下食客达3000人,境内百姓达6万余户。孟尝君卒后,葬于薛城东北隅,现墓址尚存。叔孙通:汉初薛国(今滕州)人。秦末,参加了项梁的起义军。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叔孙通在彭城率领儒生弟子百余人归顺刘邦。叔孙通聪明机警,善于言辩,审时度势,得到了刘邦的赏识。叔孙通见刘邦为群臣无礼而忧虑,召集儒生,参照周朝和秦朝的礼仪结合汉初的实际情况制定汉代的朝仪。孝文帝时,叔孙通又任奉常,并制定了宗庙仪法。叔孙通不仅帮助刘邦整顿了朝纲,而且制定了一套适合当时形势需要的政治礼仪制度,他的一生为汉王朝的建立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司马迁称叔孙通为“汉家儒宗”。微山湖湿地红荷风景区:微山湖湿地是我市的独特资源,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旅游开发前景,在保护和平衡沿运及周边地区环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