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活动与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科目:初三化学设计者:刘立松单位:泗阳致远中学(上海路校区)泗阳县中学理科优秀实验教学设计评选活动参评作品1课题名称活动与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获得二氧化碳气体的途径的讨论与分析,树立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2.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作出创新、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实验内容实验名称: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仪器与用品(一):锥形瓶、导气管、集气瓶(玻璃片)、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镊子、火柴。药品与材料(一):大理石、稀盐酸、木条。仪器与用品(二):集气瓶(玻璃片)、蜡烛、纸袋、铁架台(铁夹)、玻璃棒、火柴、梯形铁皮、烧杯、塑料瓶、线、试管、玻璃管、试管夹、酒精灯。药品与材料(二):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碳、水、澄清石灰水。实验装置:教学实验教学设计思路教学重点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教学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教学策略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教学设计中,注重的不再是教师的教,而是让学生如何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的构建,学会学习。通过此次实验探究让学生能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反思、熟悉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类型学生实验。实验教学过程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内容、步骤、方法现象结论与解释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泡产生。装置气密性。2.加入大理石用镊子夹取大理石,放入平放的锥形瓶瓶口内,再慢慢把锥形瓶直立起来。瓶口先平放再慢慢直立的原因是。3.安装装置将配装好导气管、分液漏斗的橡皮塞塞到锥形瓶口上。导气管一端伸入集气瓶底。4.加入稀盐酸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稀盐酸,再慢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有较多的产生。化学方程式是。5.收集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此法收集气体的原因是。6.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火焰。集气瓶已。7收集满后,慢慢把导气管从集气瓶中移出,同时把玻璃片盖好,正放在桌面上。.正放的原因是。8.实验完毕,拆洗装置,整理仪器、台面。3讨论与交流:1.实验制取二氧化碳,是否可以用浓盐酸或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为什么?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通过比较,从反应物、气体发生装置、气体收集装置、集气瓶的摆放和验满气体的依据等方面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二氧化碳的性质内容、步骤、方法现象结论和解释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取一瓶二氧化碳,观察,并闻气味。(2)将两个纸袋吊起来,做成一个简易天平,并使两边平衡,然后向右边的纸袋倒入二氧化碳气体。(3)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少量刚煮沸又冷却后的水,迅速塞紧瓶盖,振荡。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色味的体。右边纸袋。塑料瓶。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并能像液体一样。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为。内容、步骤、方法现象结论和解释4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在一梯形铁片上放置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点燃后随铁片一起放入烧杯中,然后沿烧杯壁慢慢倒入二氧化碳气体。(2)用一支试管取紫色石蕊试液6~8mL,然后再用一支试管将其一分为二,并通过一玻璃管向其中一支试管吹气,稍后与另一支试管里的紫色石蕊试液比较。给变色的液体加热。(3)用一支试管取3~5mL澄清石灰水,通过玻璃管向其中吹气。此时继续吹气。然后再给液体加热。低处的蜡烛先,高处的蜡烛后。吹气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色。溶液又变成色。澄清石灰水变。又逐渐变。又变。二氧化碳既不,也不。二氧化碳能与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的不稳定,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能与反应生成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继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