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教字〔2007〕30号冷水江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健康均衡发展,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优化教师队伍素质结构、落实“科教兴市”和建设教育强市战略为目标,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和师德建设为重点,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规范教师队伍管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城乡教育发展,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和业务素质双优良的教师队伍,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二、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1、加强教师职业理想教育各中小学校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激励广大教师树立强烈的职业光荣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引导教师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事业兴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要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建立严格的学习制度,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采取集中培训、个人自学、专题辅导、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时事政策,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政治素养和思想素质。2、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要在教师队伍中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冷水江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爱生敬业、为人师表”为主要内容,不断加强教师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引导教师主动遵循新时期学生成长规律,主动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努力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突出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这一主题,积极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不断拓展师德建设内容、创新师德建设形式、改进师德建设方法、完善师德建设机制。三、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1、建立健全校长竞争上岗制度和交流制度各中小学校长必须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明确学校管理中责、权、利三者之间的关系,强化管理的领导责任,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要全面实行校长(含副校长,下同)竞争上岗制,凡校长职位出现空缺,必须坚持竞争上岗,让那些素质过硬、群众拥护的优秀中层骨干通过竞争进入学校领导层,以此提高学校决策层的素质和水平。要建立行政干部交流制度,因工作需要进行交流时,行政干部必须服从大局,听从安排。通过干部交流,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活力。2、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根据“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要求,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采取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用的办法,全面推行教职工聘任制。从2008年起,对教职工实行“一年一淘汰,三年一聘任”的管理制度,通过理论考试和业务考核,对居末位者进行淘汰。同时,实行教职工告诫制度,对聘任期内不能履行岗位职责的人员首先进行告诫,限期改正,告诫期满仍达不到岗位要求的按规定程序予以解聘。3、继续完善绩效工资制要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将教职工工资中的绩效工资部分,加上学校勤工俭学的可用资金,作为浮动工资,由学校根据考核结果重新分配。浮动工资要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合理拉开收入档次,实现按劳分配,优劳优酬。各中小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教职工工作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在绩效工资的管理上做到公正、公平、合理。4、大力推进骨干教师支教制度要全面推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制度,促进全市教育均衡发展要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的有关规章,加强对支教教师的管理,搞好支教教师的跟踪调查,落实支教教师的各项待遇,引导优秀教师服务于薄弱学校教学,形成城乡均衡的师资配备格局。各市属学校、乡镇办中心学校必须统一思想,广泛动员,积极支持并鼓励骨干教师自觉投身于这一活动,将骨干教师支教制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