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本土资源,促进园本特色课程的开展——以XX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展为案例王惠【摘要】本土资源在所有的教育资源上有其独特的优势、特点和价值,更是农村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本文通过挖掘本土的自然环境、社会资源、人文资源来开发、丰富幼儿园特色课程内容,开展生趣盎然的游戏活动,提高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实现幼儿发展的适宜性和多元化。【关键词】幼儿园本土资源农村游戏在现今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儿童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而是在与“人”和“物”的对话中不断进行意义的建构,在个体游戏与角色游戏活动中,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与个体成长。作为一名农村幼儿园教师,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原本课程,已是每位教师的必备技能。一、充分挖掘本土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我园地处以生态出名的江中绿洲,具有美丽的江岛自然风光、田园景色和滩涂湿地资源,有数不尽的半开半放的花花蕊蕊,有捎不来的又娇又嫩的紫紫红红;有地方传统农业优势,且由于净水、净土、净气的独特优势,使她既有“滩八样”野生蔬菜、四季不断的无公害时令水果,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来访,也为我们幼儿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我们还在“柑橘节”这一大背景下生成了以“橘子”为主题的特色课程。如,通过小班科学活动《酸酸甜甜的橘子》、小班音乐活动《橘子船》、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橘子宝宝》、大班体育活动《橘子熟了亲子活动》、亲子游活动“橘园寻宝”等活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调动幼儿的各个感官系统,从了解橘子的外形特点到品尝橘子,从说一说有关诗歌到唱一唱有关橘子的歌曲,从发现橘子外的世界到探索橘子里的小世界,让幼儿从认知、情感、技能上得到全面、适宜的发展的同时也油然而然地升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除了让幼儿在广阔的大自然中攫取丰富的知识经验之外,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自然材料,对农村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开展也是极为重要的。收集生活中的泥土、沙粒、形状各异的石头、树皮、树叶、农作物等,并通过指导幼儿亲自加工处理,都能便成了美观实用的游戏玩具,如指导幼儿将捡到的各种石头做成棋子、在石头上画画、用石头盖房子;砂砾粘贴画;用泥巴捏成的小动物、小泥人;用麦草扎成小人,装饰麦草帽子等,这些本土资源材料的创造性使用,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无穷的乐趣,都能成为幼儿最喜爱的游戏器材。二、充分利用当地社区资源的教育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幼儿园附近的绿色蔬菜基地、各个果林场、大片地农田、各种风格各异的农家庄园、本洲最大的船厂、江豚保护基地等都是我们丰富的社区资源。我们定期的组织孩子们参观蔬菜基地、了解了各种蔬菜的生长过程,知道农民们劳动的辛苦,从而更加懂得珍惜粮食;我们还与本地无花果生态园联系,带领孩子们实地参观无花果的生长过程,了解无花果干、无花果蜜饯以及无花果汁的制作方法,并自己学习动手DIY制作果脯。参观船厂,了解船的构造,延伸关于“船”的课程,了解船的演变史;组织孩子们乘坐当地观光车游玩各个农家庄园,画一画我们的庄园,在建构游戏中体现庄园的建筑特点;让孩子们用稚嫩的眼睛去观察家乡的变化,产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三、挖掘本土资源中的深层资源——民间文化本园所处绿洲是国家级农业生态旅游景区,民间特色文化的传承和积淀相对薄弱,但文化的积淀始于每一个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当地形成了以旅游为特色的新时代文化,根据时节举办不同的节日庆典。如“无花果节”、“荷花节”、“柑橘节”等等。特别是一年一度盛大的“柑橘节”,整个镇都热闹了起来。开幕式中,各种明间艺术汇聚表演,我们的小朋友也会参加演出,感受节日氛围。还有属于本地特色的百人大鼓表演“鼓舞飞扬”,我们把这一特色音乐“鼓舞飞扬”融入园本教学,根据难度,定为大班歌曲活动和打击乐活动,传承本土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