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植物分类学绪论一、植物分类学的概念植物分类学:是区分植物种类,探索植物间亲缘关系,阐明植物界自然系统的科学二、植物分类学的历史背景1、 基于宏观形态学的分类17 世纪之前,人类依据植物的经济用途、生长习性、宏观的形态特征,对他们进行分门别类,不能体现植物演化上的亲疏关系。2、 性分类系统林奈——分类学之父(1707-1778),在《植物种志》中以雄蕊群为基础,将植物划分为24个纲。3、 自然分类系统客观分类的必然产物举例 :法国植物学家Bernard,在《植物属志》(GeneraPlantarum, 1789) 中,将植物分为3 类,即无子叶植物类、单子叶植物类和双子叶植物类。英国植物学家J D Hook,在其著作 《植物属志》 (GeneraPlantarum, 1862 - 1883)中发表了自己的自然分类系统, 将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视为单独的类群。但将物种视为稳定的实体,不会随时间变化。4.系统发育分类系统1859 年,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 一书问世,在进化论思想的指导下,认识到物种是动态的,井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举例 :柏施的分类系统、恩格勒分类系统、哈钦松分类系统、克朗奎斯特分类系统、APG 分类系统 (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组,Angiosperm Phy logeny Gr oup)三、学习种子植物分类学的任务植物分类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对自然界的植物分门别类,即利用植物分类学知识对植物进行描述、 分类和命名。 在此基础上探索植物间亲缘关系、系统演化和起源,阐明植物界自然系统四、植物分类的阶元和等级门、纲、目、科、属、种1、种的概念(1)分类学种 :种是由形态特征相似的个体的集合,与其它许多不同形态特征的类群相区别。优点 :利于植物的分类、鉴定。缺点 :具有主观性,熟悉这一概念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2)生物学种 :种是真实或潜在杂交的,并与其它群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的自然群体。优点 :具有客观性,不需要实践经验。缺点 :对动物适用,但有些植物仅有营养繁殖;需要进行栽培实验。2、种下的分类等级(1)亚种 :同种内的其他居群在地理分布上界线明显、形态特征上有一定差异的居群。亚种由于进一步的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而发展成为新的物种。例如:粳稻和籼稻(2)变种 :也是种内的变异类型,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的特征,但在地理上无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3)变型 :指形态性变异比较小的类型。比如毛的有无、花的颜色等。注:品种 :严格地讲裁培品种并不属于自然分类的基本等级,它是通过人工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