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 千锤百炼出好课—————简记《直线与平面垂直》的磨课作者:钦州市第二中学苏凤艳一、 磨课理念——终生备课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的 《给教师的建议》 一文中有一个很启发人的故事: 前苏联一位资深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太精彩了,大家听得入了迷。课后,一位同行问这位历史教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这位历史教师回答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这个故事说明真正的好课需要我们用心去“雕刻”用时间去“磨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磨课。那么磨课是不是就如人们心目中“完美”的优质课一般,就是不断的反复操练而成呢?在这里我通过 《直线与平面垂直》 一课的磨课过程阐述我对磨课的理解。二、 磨课方式——不是一个人的精彩,而是众人的舞台团队学习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师作为教育团队中的一员,在知识结构,教学认知水平,教学行为方式上都有极大的差异,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差异,才有了教师群体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我校组织的磨课就是基于教师团队学习基础之上的磨课,主要有两种方式, 方式一是学科年级组的同课异构,方式二是青年教师学习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 共同体。两种磨课方式参与的教师都较多,方式一利于同学科之间教师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方式二便于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同时也让青年教师更快成长, 让有经验教师从中吸取新的教学理念。三、 磨课过程——细节中磨亮点教育科学只有当它去研究和解决那些最细微、最复杂的教育现象的相互制约关系的时候,才会成为精确的科学、真正的科学。——苏霍姆林斯基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1、选课习惯上,选课一般选择内容比较重要,知识点难度适中,参考资料较多,便于教师发挥和学生发展的课题。而我校的磨课除此之外还注重课题的“常规性” ,就是要求适用于常规课堂,而不是为了展示而上的课,因此我们是每年级每学年按教学进度选两课时进行磨课。其中高二年级的十二月份磨课,我们选择了人教B版第九章的 《直线与平面垂直》作为磨课的课题。2、摩课所谓“摩课”就是向优秀教师学习,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因为,我们在备课之前首先是细读了《直线与平面垂直》一课的优秀教案,观看了这一课的优质课光盘录像。但是,摩课不等同于照搬教案, 把别人的课搬到自己课堂中来,邯郸学步在教学中也是一个大忌讳。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