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掌握劳动争议的处理技巧;● 熟悉签订劳动合同的流程;● 掌握劳动合同订立的条件;● 学会如何确定劳动关系;● 知晓预防劳动合同签订类劳动争议的措施。 劳动合同签订类劳动争议处理技巧2024 年 1 月 1 日《劳动合同法》实施,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一、案例分析对企业来说,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至关重要。 【案例】劳动合同签订的争议张某是某公司 HR 部门负责管理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专员,其在公司工作10 个月后,突然向公司提出辞职,索要双倍工资,并索要经济补偿金。公司经了解发现,原来张某利用职权之便,没有跟自己签订劳动合同。因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HR 部门负责社保办理的员工也就疏忽了,没有为其缴纳社保。现在张某以公司未为其按时足额缴纳社保为由解除劳动关系,主张经济补偿金,并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 企业在遇到劳动合同签订类劳动争议问题时,需要考虑三个问题:第一,思考如何处理;第二,如何签订劳动合同;第三,做出总结以预防此类争议的发生。1.处理技巧 认清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法》于 2024 年 1 月 1 号开始实施,即 2024 年以前没有双倍赔偿的依据。“超过一个月”未签订书面合同,要支付双倍工资,即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是 2024 年 2 月 1 日。依据法律规定,超过一个月不到一年没有合同,需要处罚支付双倍工资。具体有两种罚则:一是超过一个月未满一年;二是满一年,属于无固定期。 明确时效2024 年 5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拖欠劳动酬劳发生争议“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即超过一年仲裁时效的,仲裁机构一般不予受理;针对工资的的争议,仲裁时效从离职之日起算一年。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劳资双方未签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属于一般的劳动争议,不属于对工资的争议,其诉讼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自己权利受损之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