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城新区产城融合的新途径与杭州滨江实践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新城新区的产城融合发展。2013 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2014 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强调严格新城新区设立条件,防止城市边界无序蔓延。因中心城区功能过度叠加、人口密度过高或规避自然灾害等原因,确需规划建设新城新区,必须以人口密度、产出强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与行政区划相协调,科学合理编制规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建设标准过度超前。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防止新城新区空心化。加强现有开发区城市功能改造,推动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为促进人口集聚、发展服务经济拓展空间。2015 年《关于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落实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原则,科学规划空间发展布局,统筹规划包括产业集聚区、人口集聚区、综合服务区、生态保护区等在内的功能分区。DD 新城新区产城融合的新途径2【新城新区产城融合示意图】1.判定发展阶段无论是新城新区建设还是产城融合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产业与城市的脱节到实现全面意义上的融合发展一般需要历经四个阶段,即:产城分离;各自为政;边缘融合;产城融合(欧阳东等,2014)。开发区与城市互动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城区产业空间的产生和集聚;郊区产业空间的兴起;城区产业空间的更新迁移;郊区产业空间的发展壮大;城区与郊区互动发展(邹伟勇等,2014)。因此,推动产城融合应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有序推进。首先应当认清新城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特征,把握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阶段性问题,从而明确其产城融合的趋向及重点任务。对于处在起步阶段的新城新区,应当以产城融合为发展目标,强调产业与城市同步发展、分时序推进,避免产生“鬼城”、“睡3城”问题。对于产业发展比较成熟但公共服务相对缺乏的开发区,应当强调完善面向从业人员及其家庭的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功能,加强工业邻里型社区建设,完善公建配套设施,形成产城融合的产业新城。但应当强调是,必须杜绝借产城融合之名,行大规模新城新区建设之实的错误行为。对于新的行政中心、城郊大型居住区等新城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