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针布针方法一、骶髂关节及腰椎棘突旁密集型银针布针方法腰部是人体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颈背部及下肢病症往往与腰骶部软组织损害息息相关,临床实践中,腰骶部的治疗应做为重中之重。(一)腰骶部1.布针范围:腰三角区外段髂棘-髂后上棘 -髂后上棘内上缘、骶髂关节内侧缘。2. 主治:腰骶部软组织损害所致腰骶痛、下肢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3. 目标软组织:腰背筋膜、竖棘肌、腰方肌、腹内外斜肌、腹横肌。4. 布针方法:俯卧位,腹下垫枕。标记两排弧形的进针点,第一排髂棘下缘1cm,第二排向上向内3cm,其每个进针点位于下排两个邻近针点中间的上方。下排的进针点系直刺,先沿弧形中段的髂后上棘内上缘贯穿骶棘肌附着处直抵骶骨背面外上部;再沿弧形下段的骶髂关节内侧缘贯穿此肌附着处直抵骶骨背面外侧部;后沿腰三角区外侧的部分髂棘贯穿腹肌等附着处。上排进针点由后上方(或后内方)向前下方(或前外方)作斜刺,抵髂后上棘内上缘、 骶髂关节内侧缘或髂棘后,再做小幅度提插,分别抵达并贯穿三者各自的前缘肌附着处。但当针头贯穿髂棘的肌附着处后须分别沿骨面改用向前下方深入1.5cm 的骨膜下刺。(图7-1、图 7-2)图 7-1 双侧腰骶后部定点全貌图图 7-2 双侧腰骶后部针刺全貌图双侧5. 注意事项:(1)下排针刺始终以髂嵴唇为骨性标志,在其上做提插松解后再抵达骶骨背面。(2)上排针抵达髂嵴唇后沿内唇提插松解内唇骨骼肌附着,然后再进入骶髂关节。(3)髂骨外侧进针不要太深,始终以髂嵴为标志,以免伤及腹部脏器。6. 腰骶部少针精刺或多次治疗图例6.1 骶髂关节一边3 针,针尖向骶髂关节方向斜刺,腰椎棘突旁的针刺方向为斜刺30°-45° 。下次治疗点可选择两点中间。(图7-3、图 7-4)图 7-3 图 7-4 6.2 骶髂关节针刺点图,可根据需要下次采取治疗点。(图 7-5、图 7-6)图 7-5 图 7-6 6.3 单侧骶髂关节治疗点与腰椎棘突旁针刺点图。(图 7-7、图7-8)图 7-7 图 7-8 6.4 骶髂关节骨骼上针刺图。 (图7-9、图 7-10)图 7-9 图7-10 (二)腰部1. 布针范围: T10 ~ S4 棘突两旁。2. 主治:腰骶痛、腰臀腿痛、膝痛、腰部软组织损害所致的腹部病症。3. 目标软组织:竖棘肌在T12 ~ S4 附着处(棘突、椎板、后关节)。4. 布针方法:患者俯卧位,较瘦小的患者可腹部垫高枕。从骶骨开始向上,含全部腰椎至 T12 椎下(胸椎下端范围内)。一般一边布两排针,内排贴近棘突,外排据内排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