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刘寿山先生学术思想及正骨经验简介

刘寿山先生学术思想及正骨经验简介_第1页
1/6
刘寿山先生学术思想及正骨经验简介_第2页
2/6
刘寿山先生学术思想及正骨经验简介_第3页
3/6
刘寿山先生学术思想及正骨经验简介先师刘寿山先生,字泉,北京人,生于清末,卒于 1980 年初夏。先生幼年随舅父学针灸,19 岁拜文佩亭老先生为师.口传心授继承文老先生正骨经验,并且舍医药济贫于劳动人民。解放后.在党的中医政策感召下曾与朱格一先生合作创办正骨讲习所,桃李满园。1959 年受聘于北京中医学院,任附属医院骨科主任,为发扬祖国医学,勤奋钻研,对筋骨损伤学术造诣较深。以培养新中医为己任,尽心尽力毫不保留,将自己毕生临床经验传授于后,曾发表“中医简明伤科学”及“刘寿山正骨经验”专著。今就先生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结合我们的粗浅体会述其梗概,以兹缅怀。一、对筋骨、气血的认识刘寿山先生认为人体骨骼分明硬骨、软骨及额外骨,并指出明硬骨204 块,软骨 64 块,除颅骨和躯若干骨骼与现今解剖数目有差异外,其四肢骨则基本一致。从到目前为止所掌握的有关中医骨伤科学骨骼资料来看,先生的认识还是比较系统而完整的。人体筋道总数为 485 道。在脊柱、四肢各大关节及手足等部位均有“伸、屈、力、通”四种筋道,它们相互协同起着支持和运动的作用。对其筋的认识为连系骨与关节的纤维韧带和关节囊组织,以及以关节为枢扭,以骨骼为支架起着杠杆作用的肌肉、肌健或筋膜而言。对于筋道的命名是按其部位和作用而名之,机体的任何运动都不是单一一块肌肉作用的结果,而是数块肌肉协同合作完成统一的一个动作,“伸、屈、力、通筋道”形象地描述了骨与关节在运动中内、外平衡而协调的相互关系。先生对人体气血的认识是“老年人筋骨枯干,气血衰败,中年人筋骨足壮,气血和平;少年人筋骨绵软,气血充足。”损伤后在治疗时应辨证论治。还认为气血在人体中循环往复“,气与血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筋骨之损伤必及于气血,故此治疗筋骨损伤,调理气血则为首要。二、对筋骨损伤的治疗见解筋骨扳伤原因分为跌打、仆坠、压砸、撞碰之直接暴力;及神截、闪挫、服拧、踌趾之间接暴力,两者均可造成骨折、脱骸和伤筋等损害。先生对骨折、脱箭和伤筋的治疗以正骨手法、固定、用药和调养为基本治疗原则。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强调手法的重要性,提出“七分手法,三分药”,其手法的运用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境地,且要求他的学生掌握手法的基本技能要纯熟“,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而且要“心手相应”,“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为手法。”对骨折的整复,运用接骨八法,即推、拿、续、整、接、掐、把、托。脱肋的复位用上骸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刘寿山先生学术思想及正骨经验简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