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络化测量中的数据传输技术一、引言目前海洋监测与调查在国民经济和军事上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所监测与调查的海洋要素种类繁多,其中包括:水文要素:海水的温度、盐度、流速流向、海洋潮汐(水位)。气象要素:风速风向、空气湿度、大气压,雨(雪)量。海洋声学要素:声速,海洋噪声、海洋混响,海洋声传播特性。这些要素除在军事上发挥重要作用外,在国民经济上为海洋石油开采、海洋工程作业、海洋渔业、港口管理、航道的疏浚、潮汐发电,尤其是海啸、风暴潮等灾难预警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在内陆,江河湖的水位监测也是防洪抗旱、控制水库储量决策的前提。海洋要素的长期定点调查都是通过建立调查平台——观测站来实现,这些观测站多种多样,可建立在岸边,也可建立在海上,海上多以浮标、灯标、石油平台、潜标为观测站的平台。以往的海洋监测与调查基本都是单点模式,每个观测站的测量数据或自行存储,或传输到陆上的数据中心, 而与其他站不发生关系。海洋监测与调查测量发展的趋势是实现网络化测量,将布设在海洋中的所有观测站通过数据通信技术联系起来,构成一整体的网,达到数据的集中管理,实时汇总和分析的目的,以及时得到大范围海洋要素的分布情况,这个将各观测站链接起来的技术就是数据通信链。网络化测量系统主1要由三部分组成,数据处理控制中心(简称数据中心)、各观测站、数据通信链。组网形式有多种,最简单的模式是星型结构。这样各观测站之间,观测站与数据中心之间就构成了网络连接,组成了测量局域网。每个观测站与陆上数据中心通过数据通信链进行信息交流,因此实现网络化测量的关键是数据通信链的建立。下面就数据通信链形式进行讨论。二、 . 数据通信链2.1 有线式有线通信方式来源于陆地的常规计算机网络,对于海洋测量局限性很大,只能应用于内陆和岸边的观测站与数据中心通信。对海洋中的观测站,采用有线数传方式难以实现。这种通信方式的特点是数据传输可靠,但线缆的敷设有一定的工作量。2.1.1电话线数据中心与观测站通有电话线,两边各有计算机和调制治解调器,观测站的计算机自动采集测量数据并传送到数据中心计算机,以这种 “点对点” 的方式进行数据通信。观测站如果想2 要得到其他站的信息,必须由数据中心计算机进行转发。2.1.2局域网( LAN)局域网数传模式是最简单经济的方法,对于岸边建立的观测站,可直接接入本地的局域网,考虑到传输距离问题,一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