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网络舆论的特点2010-4-16 9:43:14网络舆论往往一呼百应由于互联网具有覆盖广、传播快、更新及时的特点,一旦网络热点形成,各种舆论就会交织在一起,排山倒海而来,一些善意或非善意的言论还能“脱颖而出”,达到 “一呼百应 ”的效果。 湖北省宜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向阳说,网络热点之所以能形成并升级成舆论风暴, 一个重要原因是网络能使各地有相同利益诉求的个体迅速集合成一个利益群体。以邓玉娇案为例, 案发后一周内, 全国各大网站都相继开始跟踪报道。在搜狐网、新浪网上,每条消息的点击量至少数十万计, 后面还跟有成千上万条留言。有的网民对案件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探讨,有的网民言辞偏激,一味辱骂。湖北省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主任谢双林说,网络虽是虚拟空间, 却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当前一些人不仅热衷于在网上发表意见,而且开始 “从网上走到网下 ”,从虚拟空间走向现实社会,将舆论风暴演变成现实的公共危机事件。据半月谈记者观察, 在网络热点中, 富人、官员或一些权力部门往往成为舆论聚焦的对象。在 “躲猫猫 ”案中,云南晋宁警方称李荞明的死因是和狱友玩游戏时意外撞墙所致,结果遭到网民一致质疑;在南京周久耕“天价香烟 ”案中,周久耕被 “人肉搜索 ”,网民称他抽高价烟、戴名贵表、开高级车,要求纪委介入;在杭州 “飙车案 ”中,警方最初公布的调查结果招来无数指责,围绕跑车、富家子的网络热议迅速蔓延;在邓玉娇案中,网民一边倒地认为,“守贞操的弱女子 ”杀死“炫富、好色的坏干部 ”是“英雄之举 ”。网络已成为转型期民意表达渠道多位专家指出, 网络热点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涌现出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如贫富悬殊、官员腐败、传统价值观受冲击等;二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上网获取新闻信息,发表见解诉求, 传统媒体垄断的传播格局被打破,网络成为草根阶层最便利的表达渠道。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石义彬说, 网络热点事件之所以“热”,是因为相比传统媒体,网络的匿名性削弱了道德法规的约束力,人们得以更大胆、更自由地表达;网络突破地域限制,具有全球性,因而网络舆论的影响面更大,进而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单波则认为,由于网民对财富和权力分配问题敏感,部分仇官仇富情绪必然会通过网络发泄。谢双林说,道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