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关键字:合同能源管理(EPC) 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 节能服务企业(ESCO) 由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提出,中国标准化讨论院、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等单位负责起草的《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以下简称《通则》)作为国家标准(标准号为 GB/T 24915-2024)已于 2024 年 8 月 9日发布,并于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通则》的法律性质如何,其发布和实施对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特别是节能服务企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节能服务企业应该如何适用《通则》,需要做怎样的准备可以更好的实施《通则》。本文拟围绕这些节能服务企业普遍关怀的问题为《通则》的实施、适用提出参谋建议。一、《通则》的背景及主要作用20 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就在我国示范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达成了共识,并决定共同实施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开展节能工作。1998 年我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实施的大型节能合作项目正式将“合同能源管理”引进我国。为实施该项目,先后成立了三家示范节能服务企业。自此拉开了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序幕。由三家示范企业起步,至 2024 年经备案的节能服务企业超过 500 家。已经实施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超过 4000 项。合同能源管理作为市场化的节能机制,是一项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泊来品,虽然已在我国落地生根,仍然需要消化吸收和本地化改造的过程。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在术语、运作模式等技术层面尚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从行业进展角度,制订统一法律规范存在技术上的必要性。此外,我国已通过立法将合同能源管理列入鼓舞和推广的节能措施范围,需要向社会提供合同能源管理的指南。《通则》的指南意义,从提供合同参考文本这一作法中可见一斑。另外,国家相关部门接连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奖励政策,要把扶持和奖励政策落到实处,需对合同能源管理进行界定,因此制订统一法律规范存在政策上的必要性。《通则》从技术上统一了合同能源管理术语和技术要求,为合同能源管理提供了基本运作模式的指南,为政策上界定合同能源管理及其实施效果提供技术依据。因此,《通则》作为国家标准除具有技术法律规范的特征外,还为政策实施提供依据。二、《通则》的法律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标准和推举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标准,其他标准是推举性标准”。第十四...